漢水。
水面上,一支艦隊拋錨停泊,正是周瑜所率大軍。
此處位于漢水中游,南郡、江夏兩地接壤之處。
沿水路逆流而上,可以抵達襄陽、樊城。
沿水路順流而下,能夠重返江夏境內。
而在此地直接上岸,距離江陵的直線距離,只有五十里路程。
座艦。
龐大的船艙內非常寬敞,點上燭火后燈火通明。
周瑜與麾下文武齊聚一堂,在此商議軍務。
“白日間,斥候帶回消息,劉備已經從江陵撤軍。”周瑜緩緩開口,“料想,應該是江夏的信使抵達,劉備著急回援。”
“哈哈哈~”
諸將發出一陣哄笑。
“咱們早就走了。”
“劉備回去也是撲空。”
“最多幫劉琦收尸唄!”
黃忠一箭定乾坤,直接射死劉琦本人,幫助大軍當日破城。
而在江夏休整一晚后,翌日便出發離開。
按照龐統的計策,并未沿長江逆流而上,與孫劉聯軍發起決戰。
而是拐入漢水之中,在此地藏身后,并派人時刻關注江陵的情況。
“算算時間,如果不出意外”龐統撫須道:“主公的親筆信,子山、子敬他們應該收到了。”
劉備撤軍返回江夏,就意味著孫劉聯軍分開。
給周瑜逐個擊破的機會,并且還有兩個選項。
一者,立即順流而下,重新返回江夏,找機會滅掉劉備。
二者,擊敗孫權,解圍江陵。
對于龐統提出的兩個選項,周瑜最終采納后者,傾向于進攻孫權。
至于原因也很簡單,周瑜的最終目標,乃是解江陵之圍。
自然而然,誰在圍困江陵,周瑜就要打誰。
親筆書信一封,讓斥候伺機射入江陵城中。
隨著劉備的離開,以及孫權有意圍三闕一,這個任務并不難。
“按照信上約定,今晚三更時分,江陵會朝北突圍。”周瑜環顧諸將,“爾等做好準備,迎戰敵軍!”
“喏!”諸將齊聲答應。
“噔噔噔”
甲板上響起一陣腳步聲,一名傳令兵鉆進來。
“報!”
“啟稟主公,送信的斥候回來,表示信件順利射出城中。”
“很好!”周瑜語氣振奮。
這下可以確定無疑,魯肅等人肯定能收到信件、依計行事。
“就是不知道城中突圍后,孫權會派多少兵力追擊呢?”龐統琢磨道。
“敵軍追逐而來,我軍以逸待勞。”黃忠語氣渾厚,“縱使敵眾我寡,亦可擊而破之!”
“老將軍說得好!”
“此戰我軍必勝!”
一時間,諸將群情振奮,士氣高漲。
“注意。”周瑜虛壓雙手,“江東的底層士卒,不是咱們的敵人。”
“擊潰之后,盡可能多多俘虜,不要造成多余的殺孽。”
“沒錯。”龐統附和道:“主公在江東擔任八年大都督,軍中威望非常之高,只要能夠俘虜,這些江東軍就能為咱們所用。”
這便是周瑜對上江東的優勢所在,俘虜的江東軍,能夠無縫轉化為己方兵力。
“遵命!”諸將齊聲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