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瀚直接將畫取出,平放在工作臺上。
然后拿來一張近代仿古的宣紙,擱在一旁備用。
古畫上的宣紙已經沒有辦法再修復,至少青檀樹皮木漿,自己手邊就不具備。
只能退而求次,將完整的畫面,拓到近代仿古宣紙上面。
然后再去做進一步的還原。
只要不拿去做材料分析,單從視覺效果上來說,還原度絕對超過九成。
此時他已經將畫卷緩緩地鋪展開來。
頓時眼前一亮。
竟然是倪瓚的作品,元代書畫大家!
濃淡有致的筆墨下,構圖成趣,石、竹、草亭相得益彰。
其上有題跋數處。
最難得的要數乾隆皇帝的題跋,看到那“古稀天子之寶”六個大字的臭屁鈐印,陳瀚一眼就將之認了出來。
這是教科書里反復出現過的內容,足可見乾隆帝對題跋蓋印的嗜好之深。
這幅古畫的受損之處,在筆墨之外,這是不幸中的萬幸。
如果單純用復古紙張補上去,即便能做到暫時修復,隨著時間的流逝,過不了幾年,那塊補丁就會原形畢露。
陳瀚將畫卷鋪平,然后開始動手調制酸性溶劑,其中甚至用到了稀硫酸。
這一幕落在隔壁那群人眼中,直接炸了鍋。
“他要做什么!?”
“我沒看錯吧,剛剛他加入的,是硫酸!”
“老祖宗,快讓他停下,他手里那可是倪瓚的真跡啊!!”
“……”
面對眾人的聒噪,孔儒也有些坐不住了。
即便是他,也從未想過,可以用弱酸來修復古畫。
弱酸,對于墨色和印泥來說,并不會出現太大的損傷效果。
但是對古宣紙就不一樣了,甚至可以將其快速溶解。
難道……
忽然一個想法,從孔儒腦中劃過,讓他的眸子一亮。
但轉瞬間,他的表情又凝重起來。
真的可行嗎?
那種方法,太過冒險了……
稍有不慎,整幅畫就會毀于一旦。
孔儒猶豫了,要不要去阻止,就在他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