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之中如滔滔洪流,不斷翻涌。
《大明通鑒》里面有記載,自己師尊黎甲,當年從京都奔赴南都,所扶持的是一個叫高迎祥的人。
起義軍中,當時和師尊地位相當的,還有一個名為公孫忌岳的“神人”。
號稱可以呼風喚雨,招雷引電,是諸子百家中,名家公孫龍的后人。
高迎祥自立為“闖王”,在師尊和一眾闖將的扶持下,發動了起義。
后來高迎祥犧牲,另外一個重要的角色代替了他的位置,也接受了師尊等人的扶持。
他的名字,叫李自成!
李自成扛起了起義的大旗,也繼承了“闖王”的名號。
此人有勇有謀,果敢狠辣,在眾人的扶持下,竟然成功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
隨后他更是一舉攻下京都城,推翻了明王朝。
可疑的就在這里,自己的師尊黎甲,竟然會在李自成攻占京都前,離奇自戕!?
不合邏輯不說,這里面處處透著詭異。
這件事,與李自成肯定脫不了干系。
難道是他過河拆橋?
陳瀚猛地睜開雙目,拿出手機,開始搜索起關于李自成的種種信息。
很快,他就有所發現。
“李自成在京都稱帝,怒殺吳三桂家大小三十余口。”
“李自成疑心日盛,終于妄殺生死相隨的部下李巖。”
“……”
這一條條的訊息,看得陳瀚眉頭直皺,牙根緊咬。
看來《大明通鑒》上的記載并不屬實,自己的師尊,絕非死于自戕。
而是受人迫害丟了性命。
那個人,極有可能,就是李自成。
但是以師尊的能耐,一般人傷不了他,這里面肯定還有其他隱情。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名字浮現在陳瀚腦海——
公孫忌岳!
出租車后座上,陳瀚呼吸粗重,眉頭緊鎖。
公孫忌岳,在《大明通鑒》上僅有寥寥數筆。
但是可以想象,當時能跟自己的師尊齊名,絕對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