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列夫斯基這一手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無論是美國的衛星,還是蘇聯的衛星,此前都沒有發現這些異動。
別列夫斯基顯然早就摸清楚了規律,一直在螞蟻搬家式的做準備,太平洋艦隊主力艦艇向鄂霍次克海集結是真的,但是那些登陸艦艇分散在好些地方,利用衛星過境后的間隙,迅速集結起來,完成了一次極為漂亮的突擊登陸作戰。
小日子毫無防備。
至于東大的偵察衛星有沒有拍攝到,誰也不知道。
毫無疑問,別列夫斯基開始拼命了,不管不顧拉美日下水。
這一手,讓局面頓時復雜起來。
東亞戰爭隨即爆發。
駐日韓美軍本來有10萬人,遠東內戰爆發后,美軍從本土運來了3個師,全部放在了小日子這里。
美軍陸軍當前的步兵師編制不太一樣,齊裝滿員時人員達到23000人,3個師的兵力比蘇軍一個集團軍的人還要多。
不過,駐日韓美軍的10萬人,其中地面作戰部隊只有5萬人,也是3個師的兵力。
遠東叛軍在北海道登陸之下,一路南下橫推,戰斗力直接爆表。
這還不算完,別列夫斯基集中了所有的空中力量,全力掩護部隊向南猛攻,同時調集太平洋艦隊南下,對北海道進行狂轟濫炸。
北海道本身就沒多少人,上面的3個陸自步兵師還是小日子為了防備遠東叛軍登陸緊急部署過來的。
這個時候正是天寒地凍的時候,誰也都沒有想到遠東叛軍會選擇在這種不適合作戰的氣候發動戰爭。
區區3個步兵師,根本擋不住遠東叛軍的鋼鐵沖擊,那些部隊又是身經百戰的,而且他們深知,如果南下不順利,等待他們的就是被困在庫頁島上,活活困死。
因此爆發出來的戰斗力直接爆表!
僅僅三天時間,3個集團軍足足20萬部隊涌上了北海道,其中第4近衛集團軍是蘇軍里赫赫有名的王牌部隊,足足有10萬人。
從阿富汗戰場上轉移到遠東的,就是這支部隊。
第4近衛集團軍擁有2000多輛坦克裝甲車、1500多門各式火炮,在遠東戰爭三次戰役中,一直留在庫頁島,齊裝滿員,是地表最強的突擊作戰力量。
該集團軍打頭,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北海道,從登陸上島到接敵,僅用了五天時間,就全殲了陸自3個步兵師,渣都沒有剩下。
這時華盛頓還沒有決定打不打、怎樣打呢!
李干看了戰報后,感慨著說,“我的乖乖,老毛子這些近衛部隊真不是虛的,戰斗力實在是強悍。”
張二標說,“可他們的作戰方式還是老一套,火炮狂轟濫炸,地面大縱深突擊,兩翼部隊包抄分割。空地協同沒搞起來,更沒有體系化作戰的能力。”
他指了指傷亡數字,說,“殲滅日本陸自三個師三萬多人,第4近衛集團軍付出的代價傷亡二萬多人,差不多一比一了。”
李干提醒道,“那是因為美軍提供了空中掩護的原因,千萬不要小看老毛子這些王牌部隊的作戰能力。”
這話一出,大家就都嚴肅起來。
李干說,“這支部隊是別列夫斯基的看家王牌,現在用了起來,顯然是拼命了。”
他頓了頓,對張二標說,“做一個空中戰術偵察計劃,我們不能什么都不做。”
“針對遠東叛軍?”張二標請示道。
李干說,“交戰各方。”
張二標心領神會,“明白。”
這時,一直盯著地圖看的龐副總眉頭微微揚了揚,說,“阿干,你覺得遠東叛軍能不能打過津輕海峽?”
龐副總和楊老總在抗日時期就是戰友,而且還是楊老總的班長,資格最老。
龐總最大的特點就是習慣看地圖。
其實,三軍聯合作戰指揮系統搞出來之后,總部的老軍頭們都進行過了詳細的學習,都很熟悉了。
可是龐總就是習慣看地圖,只有這樣,他那顆戰神腦袋才能高速運轉起來。
李干聞,搖頭說,“打不過去,雖然只有幾十公里寬,但美國海軍想要封鎖那里,還是比較容易的。”
龐副總卻是笑著說,“我看未必。別列夫斯基手里還有三十萬部隊,太平洋艦隊還沒有損失,空軍方面還有三百多架戰機。”
他話鋒一轉,笑道,“關鍵因素在聯合艦隊的反應。”
聞,李干猛地一驚,一轉念閃過好幾個念頭。
他連忙問,“龐總,你是說聯合艦隊會作壁上觀?”
“有這個可能。”龐副總果斷點頭。
他立即給年輕人們補課。
他問道,“你們從-->>聯合艦隊的航線,看出什么來了?”
李干等一眾年輕的高級參謀立即把蘇聯聯合艦隊的航線拿出來仔細研究,各種信息全都在上面。
三大艦隊分路南下印度洋,經馬六甲海峽后,在金蘭灣港匯合,沒有什么不尋常的地方。
不過,李干很快看出了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