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勁,很不對勁。
聽到了伍德的話,李干當即道,“你們先合計合計,我也要好好挑選一下,拿出一份清單來。”
不等貝希他們有所反應,李干立即起身走人。
威爾遜不滿地對伍德說,“伍德先生,你不該插話,他肯定察覺到什么了。”
伍德也很后悔。
貝希嘆了口氣,說,“李干很重要,他要是簽了合同,我們以后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李干迅速回到干辦,第一個電話就打給了陸近山,道,“老陸,立即來一趟干辦,有急事。”
陸近山道,“我在黑江,也有事情找你,我立即飛過去。”
當天晚上,一架軍機把陸近山送到了干辦。
他帶了一個公文包,厚厚的,剛一坐穩,他就把公文包里的資料全部取了出來,一份一份地擺在了李干面前。
陸近山的神情非常凝重,聲音低沉,道,“遠東地區很不對勁,你先把這些看完,完了再說。”
李干迅速一份一份地看了起來。
都是情報報告,很雜很亂,甚至有一些找不出關聯之處。
比如,海參崴某個軍用倉庫的物資進出庫頻率對比,比如遠東軍區某支部隊的訓練情況對比,比如遠東地區內部某幾位領導之間的矛盾。
單獨看任何一份情報報告,什么都看不出來。
可是,當李干全部看完之后,他額頭的冷汗都要出來了。
他瞪著眼珠子說,“遠東地區要分裂?”
陸近山說,“這是我們的分析結果。”
“一旦遠東爆發戰事,我們的東北地區勢必會受到影響。可以肯定的是,蘇聯內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矛盾公開化了,而遠東地區,是保守派的大本營。”
“重重跡象表明,保守派正在準備武裝奪權,我認為,他們的計劃是,把遠東地區打造成大后方。”
“如果保守派進展不順,他們很有可能進攻我國東北地區,把我們拖下水。”
他這一番話說完,李干終于明白貝希小組反常的原因了。
保守派要奪權,如果武裝叛變失敗,那么他們肯定會進攻東大,把整個局勢搞亂,只有亂起來,他們才有機會。
這說明,蘇聯內部的矛盾已經到達了一個非常激烈的程度了。
美國佬肯定掌握了關鍵情報,他們認為遠東地區發生內戰是百分之百的事情。
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基地大部分集中在日韓兩國,那里距離遠東地區近在咫尺。
他們肯定不愿意攪進去,既希望蘇聯內戰發生,又不希望戰火蔓延到日韓。
他們肯定知道,保守派武裝一旦失利,肯定會進攻周邊國家,把整個局勢搞亂。
其實,他們認為,進攻日韓的美軍基地,絕對是保守派武裝的首選,因為只有把美國拖下水,才能和強大的蘇聯軍隊對抗。
火速批準特別方案,一番操作之后,要給東大送武器裝備,要什么給什么,原因就在這里了。
李干把和貝希小組的會談情況說了之后,恍然大悟道,“他媽的,美國人這是希望我們能頂在前面,難怪下血本。”
陸近山提醒道,“不管美國人給不給物資,我們面臨的危機是不變的。”
李干感慨著說,“是啊,蘇聯保守派瘋了,全都瘋了。”
陸近山說,“這幾個月從莫斯科那邊傳回來的情報,我早就覺得不對勁了,可是怎么都想不到局勢會迅速惡化到這個地步。”
“安德洛夫的訪問,直接讓這些矛盾升級到了頂峰。”
李干的手指頭輕輕地敲著桌面,說,“必須得跟美國人合作了。從大的一層來說,我們和他們的目的是一致的。”
“沒錯,阿干,我們得做準備了。”陸近山說。
此時,李干意識到,另一時空的歷史軌跡已經基本沒有參考價值了,當前正在發生的、準備發生的,全都亂套了。
他當機立斷,道,“你趕緊回京匯報,我繼續和貝希小組會談。另外,跟老總說,我們必須要做好反擊攻入遠東地區的準備。”
“東北平原是我國最大的糧倉,去年干旱損失很嚴重,就指望今年恢復過來了。決不能讓他們沖進東北平原,如果能引導他們從庫頁島往北海道打,那是最理想的。”
陸近山起身收拾東西,一邊道,“我立即動身回京。”
當天深夜,李干約見了貝希小組。
李干開門見山說,“我們面臨的危機是共同的,他們可能南下進攻我們的東北地區,也會向東攻擊你們的阿拉斯加,當然也會從庫頁島南下登陸北海道。”
這一句話說出來,貝希小組三人反而是松了口氣的樣子。
這樣挺-->>好,都擺出來說,誰也不用藏著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