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喜事精神爽,985廠已經是亞洲最大的飛機制造廠了,兩條現代化生產線,加上三個總裝車間,能做到年產量150架,這是非常厲害的產能了。
作為廠長,楊偉當然是高興的。
李干說,“老楊,坐。”
楊偉一屁股坐下,拿起桌面上的軟中華就點上抽。
李干問,“云飛廠的新生產線搞得怎么樣?”
楊偉吐了口煙,說,“接近尾聲了,建成后,云飛廠的年產量能達到60架,這樣一來,我們每年就能交付210架殲-10,再有一年,就能把外貿訂單消化掉。”
“比我們預計的提前了整整一年。”
“怎么樣,足夠你跟海外客戶交代了吧?”
李干很滿意,“很不錯。”
他道,“把殲-10a、殲-10ae的生產停了,全部產能用于生產殲-10c和殲-10d。”
楊偉一愣,“停了?不賣了?”
李干笑道,“吳強剛剛來過,完全版航電系統搞出來了,立即上馬殲-10d。這樣一來,就可以迭代了。以后只賣殲-10c,我們自己用殲-10d。”
“那敢情好,殲-10c的利潤更高。”楊偉笑不攏嘴。
殲-10c已經漲價到了5000萬美元一架了,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戰機。
饒是如此,依然是供不應求的局面。
戰績擺在那,幾次高烈度戰爭的檢驗,除了沙特空軍那幫廢材損失了一些,在其他戰場沒有任何戰損。
殲-10c的昂貴,是打出來的。
李干說,“殲-10c的火控系統密碼鎖一定要搞好,空空導彈院那邊已經給pl-15加上了數字鎖。”
“你放心,這項工作我親自盯著。”楊偉說。
國外用戶使用殲-10c是有限制的,殲-10c的威力必須要和pl-15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來。
用戶需要使用之前,必須由東大的技術人員現場輸入密碼解鎖,殲-10c的火控系統才能發射pl-15,而pl-15也需要解鎖后才能正常使用。
這種大殺器是必須要做限制的。
不在航電系統上留后門,東大已經是非常厚道的了。
美國人賣飛機,沒有他們的允許,你飛都不能飛,別說起飛作戰了,而且還有大量的附加政治條件。
李干說,“加快對云飛廠生產能力的支援,我計劃在今年之內,將所有外貿訂轉到云飛廠去。”
“騰!”
楊偉一下子站起來,他坐不住了,急聲道,“為什么啊,阿干,這不行啊,殲-10c是我們的拳頭產品,全靠這飛機創匯了,你一句話就轉給云飛廠,這,這,這對我們三萬多職工……”
“你別急啊!”
李干無奈地說,“等等,哪來三萬多職工?”
楊偉說,“擴招了啊,一直在招人,就這還不夠用呢。”
李干苦笑著說,“我說楊大廠長,你的格局就不能大一些嗎?就盯著985廠,那還怎么發展?”
“大量招收技術工人是必須的,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干脆和云飛廠聯合起來,組成一個飛機制造聯合體,這樣一來,云飛廠的訂單,不也還是你們的嗎?”
楊偉眉頭猛跳,立即想到一點,要是這樣的話,級別起碼是副部級啊!
原地升級!
還有什么比這個更令人動心的。
楊偉下意識地把凳子往前挪了挪,說,“阿干,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詳細說說。”
李干微微點了點頭,說,“我們當前的模式太過松散,效率低下,人員架構龐大,冗余成本大。其實年產量還能增加的,關鍵在于怎樣整合。”
“你想一下,以985廠為核心,把全國的飛機制造廠以及相關企業、研究機構整合起來,成立一個航空工業集團,把所有力量捏在一起。”
“在高度統一的管理體系之下,不但能降低成本,還能把產能提升到年產500架以上。”
“這樣一來,你老楊同志,大概率是副部級領導了,搞不好回事正部級。”
楊偉臉色潮紅,已經在暢想著管理一家正部級企業的畫面了。
“我,我應該怎么辦?”楊偉問。
李干后背往后一靠,說,“你是廠長,你問我該怎么辦,我就是個開飛機的。”
楊偉訕笑幾下,說,“我這就去京城找領導匯報。”
李干提醒道,“別找三機部,直接找大領導。”
“我明白。”楊偉點頭,“云飛廠那邊,我安排個副廠長過去負責,現在就著手轉殲-10c的外貿訂單過去。我老楊不是小家子氣的人。”
李干笑著擺了擺手,示意楊偉快去忙。
要不是提了航空工業集團的構想,楊偉肯定不肯把外貿訂單轉給云飛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