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語如同驚雷一般在大殿中炸響,眾臣們皆被震懾得鴉雀無聲。
獨孤明的這一舉動,不僅表明了他對蕭謹的信任和支持,更讓那些企圖用謠中傷蕭謹的權貴們無所遁形。”
當獨孤明得知蕭謹遭遇“意外”的消息時,他的怒火瞬間被點燃。蕭謹是他的得力臣子,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他的眼皮底下,這讓獨孤明無法容忍。
他立刻下令有司徹查此事,一定要將幕后黑手揪出來。同時,為了確保蕭謹及其核心團隊成員的安全,獨孤明還增派了大內侍衛,以“協防河工”的名義,暗中保護他們。
在一個深夜,獨孤明召見了蕭謹。他看著眼前這個略顯疲憊的年輕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憐惜之情。
“豺狼環伺,卿之艱辛,朕俱知之。”獨孤明輕聲說道。
蕭謹聞,心中一陣感動。他知道,獨孤明這句話不僅僅是對他工作的認可,更是一種理解和體恤。
在這充滿權謀與爭斗的宮廷之中,能得到皇帝如此的關懷,實在是難能可貴。
“謝陛下圣恩。”蕭謹跪地謝恩,聲音有些哽咽。
獨孤明連忙扶起他,說道:“卿不必如此,朕對你寄予厚望,自然要保你周全。”
蕭謹感激涕零,他深知這份理解與體恤遠比任何賞賜都更為珍貴。
在這一刻,他感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支持,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為國家、為百姓盡心盡力的決心。
對于那些聯名彈劾的奏章,獨孤明常常選擇將它們留在宮中,并不予以批復,或者僅僅在上面批上“已知”兩個字。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他對這些彈劾毫不在意。
相反,獨孤明一直在暗中觀察著朝堂上的一舉一動。一旦他發現有官員表面上對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暗地里卻暗中掣肘,阻礙政務的推行,他便會毫不猶豫地采取果斷的措施。
他的手段如同雷霆一般迅猛,毫不留情。那些被他發現的官員,要么被罷官免職,要么被外放至偏遠之地,從此遠離權力中心。
獨孤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整個朝堂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蕭謹,是他親自選定的人,是他信任的臣子。任何與蕭謹為敵的人,都等同于與他這個皇帝為敵。
正是由于皇帝獨孤明在人力、財力、物力乃至政治上的全方位、無條件的支持,如同一面最堅實的盾牌,為蕭謹擋住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明槍暗箭。
使得那些一心為難他的權貴們,雖心懷怨恨,卻因懾于皇帝的絕對意志而不敢真正輕舉妄動,只能眼睜睜看著蕭謹一步步將利國利民的改革推行下去。
獨孤明與蕭謹,這一對君臣之間近乎完美的信任與配合,成為了支撐大周走向中興的關鍵。
他夜以繼日地工作,精心策劃每一個改革方案,認真權衡每一個決策的利弊,確保改革能夠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