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在茶樓酒肆、勾欄瓦舍等各種場所之間穿梭往來,猶如幽靈一般,四處散布著關于蕭謹的各種謠。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貪墨指控”。這些權貴們含沙射影地暗示蕭謹推行“一條編法”和治理黃河的舉措,實際上是他為了謀取巨額私利而設下的陷阱。
他們污蔑蕭謹以“清丈土地”為名,行“敲詐勒索”之實,將用于治理黃河的巨額款項“層層盤剝”,最終都落入了他自己的腰包。
不僅如此,這些權貴們還煞費苦心地偽造了一些看似確鑿的“賬目”和“證人”,并在暗中將這些虛假的證據四處傳播。
他們企圖通過這種手段,在人們的心目中塑造出一個“天下皆知蕭相貪酷”的形象,讓蕭謹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他們對蕭謹展開了猛烈的攻擊,指責他重用鄭渭等“非科舉正途”或出身寒微的官員,是在“任用私人,培植黨羽”,將國家公器據為己有,變成了“蕭家私器”,還污蔑他組建了所謂的“蕭黨”,企圖以此架空皇權。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人使出了更為陰險毒辣的手段。
他們買通一些方外之士,或者利用一些罕見的“天象”,含沙射影地宣稱蕭謹的改革措施“違背天和”,激怒了上天,才導致某地出現旱澇災害,或者彗星劃過天際。
這些流蜚語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卻像毒霧一樣四處彌漫,不斷侵蝕著蕭謹的聲譽和皇帝對他的信任。
二、經濟掣肘,釜底抽薪
在具體事務上,那些權貴們充分發揮他們所掌控的資源和權力,不擇手段地處處設置障礙,其目的就是要讓改革陷入困境,難以順利推進。
就拿治河款項來說,雖然皇帝已經批準了撥款,但是具體負責經手的戶部官員們(這些官員大多都是權貴們的門生)卻陽奉陰違,表面上對皇帝的旨意表示順從,暗地里卻故意拖延、克扣款項。
他們常常以各種借口來搪塞,比如“手續不全”、“需要復核”等等,以此為由遲遲不肯放款。這樣一來,治河工程因為資金短缺而多次面臨停工的風險,工程進度受到嚴重影響。
這些權貴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想通過制造工程延誤、引發民怨沸騰的局面,來證明蕭謹的決策是錯誤的。
他們希望借此機會讓皇帝對蕭謹產生不滿,甚至可能會撤掉他的職務,從而達到維護自身利益和地位的目的。
在推行“一條編法”清丈土地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阻礙。
地方上的豪強勢力表現得極為囂張,他們公然抗拒清丈工作,甚至對清丈官員進行毆打。這些豪強勢力還采取了各種手段來掩蓋自己的真實田產情況,有的隱瞞田產,有的偽造地契,以此來逃避應繳納的賦稅。
不僅如此,他們還與當地的胥吏相互勾結,在丈量土地時故意做手腳,使得清丈工作難以順利進行,最終導致清丈數據嚴重失真。
而朝中的權貴們則趁機發難,以清丈工作中出現的這些問題為借口,大肆攻擊新法,稱其“擾民”、“無效”,并強烈要求中止這項改革措施。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