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呼吸也顯得短促而無力,仿佛每一次呼吸都需要用盡全身的力氣。
仔細觀察她的皮膚,雖然相對干燥,但與前一位老人相比,顏色卻更為淡雅。
抓痕周圍的紅腫現象也較為輕微,似乎病情并沒有那么嚴重。
然而,當李寶兒查看她的舌頭時,卻發現舌頭呈現出淡胖的狀態,邊緣還有明顯的齒痕,這是氣虛的典型表現。
再摸摸脈象,脈象沉細無力,更是證實了她氣虛的狀況。
綜合這些癥狀,李寶兒判斷這位老嫗不僅僅是血虛風燥,更兼有氣虛之象。
由于氣血不足,導致肌膚失去了溫暖和保護,變得脆弱易損。
針對這種情況,李寶兒在原本滋陰養血、潤燥熄風的基礎方上,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黃芪和黨參這兩味中藥。
黃芪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的功效,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黨參則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有助于補充氣血,改善氣虛的癥狀。
為了更好地發揮藥效,李寶兒還囑咐老嫗用紅棗和生姜煎湯送服部分藥丸。
紅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生姜則能溫中散寒、和胃止嘔。
這樣的搭配可以溫養中焦,促進藥物的吸收和運化,使藥效更好地發揮。
第二位老翁身形頗為消瘦,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一般。
午后時分,他常常感到陣陣潮熱襲來,心煩意亂,難以入眠。
仔細觀察他的皮膚,發現皮損呈現出紅色,但卻異常干燥,鱗屑細碎如沙。再看他的舌頭,舌紅少苔,脈象細數。
李寶兒見狀,心中已然明了,這老翁顯然是陰虛火旺之體。
體內虛火熊熊,不斷灼燒著津液,導致燥象愈發嚴重。
于是,她果斷調整治療方略,決定重用具有清虛熱功效的地骨皮和銀柴胡,以撲滅這體內的虛火。
同時,為了幫助老翁改善睡眠質量,李寶兒還特意加入了酸棗仁和柏子仁。這兩味中藥都有養心安神的作用,能夠舒緩老翁的心神,讓他在夜晚能夠安然入睡。
在外用藥膏方面,李寶兒也做了精心的調整。她特意增加了天花粉的比例,以增強清熱生津的效果。
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消腫排膿的功效。通過增加天花粉的比例,能夠更好地緩解老翁皮膚的干燥和鱗屑問題。
第三位婆婆的癥狀比較復雜,不僅有瘙癢,還伴隨著明顯的關節酸痛,而且這種酸痛在遇冷時會加重。
李寶兒仔細觀察了婆婆的皮損,發現其顏色呈現暗紫色,用手觸摸時感覺溫度較低。再看婆婆的舌質,也是紫暗的,舌苔則呈現白色,脈象沉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