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兒接過名冊,翻開一看,只見上面用朱砂圈出的名字都是些陌生的面孔。她仔細閱讀著每一個名字和備注,心中暗自思忖。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嶺南的綢緞商,他包下了臨街的三間客房,說是要一直住到上元節,觀賞那熱鬧非凡的花燈。
接著,北方的馬隊頭領也引起了李寶兒的注意,他在飯館后院拴了整整二十匹好馬,而且每天酉時,無論刮風下雨,都雷打不動地要點兩斤醬牛肉,再配上一壺杏花釀。
然而,最讓李寶兒和老伙計們驚訝不已的,還是那位來自江南的鹽商。
這位鹽商竟然預付了整年的房錢,而且指名要住那間帶梅軒的雅室。據他說,去年他曾在這里住過,對那間雅室情有獨鐘,覺得再沒有比這里更稱心如意的地方了。
年關將至,整個城市都被濃厚的節日氛圍所籠罩。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李寶兒卻做出了一件讓全城商賈都瞠目結舌的事情。
李寶兒決定給所有員工放八天假,這在當時的商業界可是前所未有的。不僅如此,她還按照慣例給大家發放了雙月俸,讓每個人都能在新年里過上一個寬裕的生活。
當老伙計們手捧著沉甸甸的荷包時,他們的眼眶比貼的窗花還要紅。這些荷包里裝的不僅僅是金錢,更是李寶兒對他們辛勤工作的認可和感激。
其中有一個跑堂的小子,他激動得跪在雪地里,給李寶兒磕了好幾個頭。
他哭訴著說,以前在別的店家做工時,除夕夜他偷偷喝了半碗剩湯,結果被東家狠狠地打了一頓鞭子。
而如今,李寶兒不僅給他們放假,還準備了豐盛的年夜飯,甚至連臘肉香腸都堆滿了廚房,讓灶王爺的畫像都笑得彎了眉。
這個跑堂的小子的遭遇并不是個例,其他伙計們也紛紛表示,在李寶兒這里工作,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關懷。
李寶兒的這一舉動,不僅讓員工們對她感恩戴德,也讓其他商賈們對她刮目相看。
在臘月廿三這一天,祭灶的儀式格外引人注目。李寶兒不經意間瞥見了幾個老伙計鬼鬼祟祟地往灶膛里塞著什么東西。
她好奇地走近一看,發現竟然是麥芽糖!這些老伙計們嘴里還念念有詞:“東家待我們如此厚道,我們一定要讓灶王爺在天上多替東家美幾句啊。”
在這個廚房里,有一個特別的存在,那就是一位在別家做過二十年的老廚子。他經驗豐富,廚藝精湛,對東家的生意充滿了熱情和期待。
當李寶兒給了他壓歲錢后,這位老廚子表現出了一種異常虔誠的態度。他小心翼翼地將那張壓歲錢放在灶臺上,仿佛它是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
然后,他默默地對著灶臺祈禱,希望灶王爺能夠保佑東家的生意越來越好,像春天的花朵一樣繁榮昌盛,紅紅火火。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