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搖曳,映照在眾人的臉上,使得他們的表情顯得有些詭異。
李稷突然拍案而起,怒聲說道:“考課法若行,吾等門蔭子弟何以立足?”他的聲音在房間里回蕩,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鳴。
眾人紛紛附和,一時間,房間里充滿了對新政的抱怨和不滿。
曹利用坐在主位上,一直沉默不語,他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最后停留在李稷身上。
曹利用嘴角泛起一絲冷笑,緩緩地從懷中取出一本賬簿,輕輕地放在桌上。他的動作看似隨意,卻透露出一種讓人不寒而栗的氣息。
“蕭家田產跨越三路,其弟去年還強買民田……諸君可知該怎么做了?”曹利用的聲音低沉而又陰險,仿佛一條毒蛇在暗中吐著信子。
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本賬簿上,他們知道,這本賬簿里記錄的是蕭家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如果這些秘密被揭露出來,蕭家必將陷入巨大的麻煩之中。
房間里的氣氛變得異常凝重,眾人面面相覷,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
時光荏苒,轉眼便已過去三日。
這一天,原本平靜的朝堂之上突然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御史臺竟然彈劾起了蕭謹,罪名竟是“縱弟奪田”!這一消息猶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層浪,朝堂上下頓時議論紛紛。
緊接著,更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六名官如接力一般,一個接一個地上奏彈劾蕭謹,辭犀利,毫不留情。一時間,整個朝堂都被這股彈劾的風暴所籠罩,氣氛異常緊張。
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就在眾人還未從這一連串的彈劾中回過神來的時候,開封府衙門前突然聚集了三百余名“百姓”,他們情緒激動,高呼著冤枉,要求面見皇帝。
這些人聲稱,均輸法的實施導致物價飛漲,生活難以為繼,他們實在無法忍受這樣的苦難。
獨孤明站在垂拱殿外,遠遠地望著那黑壓壓的人群,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憂慮。他眉頭緊蹙,面色凝重,顯然對眼前的局勢感到十分棘手。
面對洶洶物議,獨孤帝在邇英閣單獨召見蕭謹。
年輕的改革者踏入閣門,便注意到皇帝正坐在龍椅上,手中把玩著西域進貢的玉鎮紙。這一舉動讓蕭謹心生警惕,因為他深知,這往往是圣心不定的征兆。
獨孤帝緩緩抬起頭,目光落在蕭謹身上,緩緩說道:“愛卿可知王介甫《事書》有云:‘慮之以謀,計之以數,為之以漸,斯為得矣。’”
然而,未等仁宗說完,蕭謹突然截斷了他的話,朗聲道:“陛下,臣更記得范希文《岳陽樓記》中所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今三冗耗國,二虜環伺,若不行非常之策,何以解國家之困局?”
蕭謹一臉凝重地看著獨孤帝,緩聲道:“陛下,改革之路雖崎嶇,但大周若想強盛,此乃必經之路。”他頓了頓,接著說:“如今大周內憂外患,若不改革,恐難以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
獨孤帝微微皺眉,似乎在思考蕭謹的話。
蕭謹見狀,趁熱打鐵地說:“陛下,您看那大秦,自商鞅變法后,國力大增,不久就成為天下強國。而我大周,若能堅定改革決心,必能如大秦一般,崛起于諸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