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蕭謹早早便準備好了赴朝的衣衫,帶著一身疲憊卻依舊精神奕奕的氣色,前往皇宮赴朝面圣。
雖然他這些天在災區奔波,身體稍顯疲乏,但作為一名官員,他深知朝堂之事不能疏忽。到達朝堂后,他站在大殿中央,向皇帝恭敬行禮,匯報救災的相關事宜。
“啟稟陛下,臣蕭謹回京,特來面圣。”他恭聲開口,目光依舊清晰堅定,“此次災情,臣親赴災區,實地察看災民的狀況。災區情況甚為嚴峻,水災已造成數千百姓流離失所,民生困苦,糧草匱乏,幸得您的恩準,宰相宇文大人親自指派人手,迅速調配物資,且親自指引災民安置,方才得以妥善遷移。”
蕭謹頓了頓,語氣稍顯沉重:“然而,臣在災區也見識到一些地方官員的冷漠與無作為。災民之事,本應當即得力安排,然有的官員在災后復查時,卻是互相推諉,推三阻四,甚至有的地方知曉情況后仍遲遲未予派兵救援,造成了不必要的傷亡。”
殿內頓時氣氛一緊,幾位大臣輕微皺眉,顯然對這些地方官員的不作為感到憤慨。皇帝坐在龍椅上,微微瞇起眼,神色凝重,似乎也在考慮如何處理這些官員。
蕭謹繼續道:“幸運的是,宰相宇文大人及時出手,不僅迅速調撥了大量的救災物資,還親自部署了災民的安置工作。經過多日的緊急疏導和幫助,災民已逐漸安置妥當。臣在此深感慶幸,若非宰相的全力支持,此次災難難免會對民眾造成更大損失。”
蕭謹辭間沒有過多及自己所做的貢獻,但通過這番話,足以表現出他對宰相的感激與敬重。
宇文瓊作為宰相的女兒,坐在一旁的她輕輕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心中不由得涌上一股溫暖。她深知,父親為國家、為百姓所做的一切,是許多人無法體會的辛勞與智慧。
皇帝聽后,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整個朝堂之上一片靜謐,眾大臣皆屏息以待,生怕發出一絲聲響打破這凝重的氛圍。
過了好一會兒,皇帝那威嚴的目光從群臣身上掃過,最終定格在了那位進的蕭愛卿身上。只見他眼中猛地閃過一道凌厲無比的光芒,仿佛能夠穿透人心一般。
緊接著,皇帝緩緩地張開嘴唇,用低沉而又堅定的聲音說道:“蕭愛卿所極是!此次災區治理竟出現如此多的疏漏與問題,實在令朕痛心疾首。"
“朕定會下令徹查各地官員在救災事務中的所作所為,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玩忽職守、懈怠政事之人!若有膽敢以身試法者,定當嚴懲不貸!”說罷,皇帝重重地拍了一下龍椅扶手,以示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