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媛得獎的那幅畫作,其實出自她手。
她以那幅畫得到了一筆“巨款”,一筆勉強可以支撐她付一學期學費的巨款,也是因為這筆錢,她才有機會上大學。
本來錢貨兩清,她亦是自愿賣的,而且看情況,夏媛好像并不知道她就是那幅畫的作者,可是偏偏就是有那么多的可是。
她跟夏媛表面是閨蜜,然實際夏媛卻哪哪都輕視她,她知道,但她得罪不起夏媛,所以只能故作不知,只是長此久往,怨恨橫生。
數不清的明里暗里嘲諷,終是讓原主爆發了。
她以為她是什么很高尚的人嗎?她憑什么站在道德制高點藐視她?她知不知道她的光環有一部分是因為她?
如果當初沒有賣那幅畫就好了,
原主腦海里無數次閃過這句話。
這樣是不是夏媛就不會來到這所學校?沈厭離也不會因此先注意到她?
種種念頭,都在加深原主的悔恨跟怨念。
最后,在夏媛又一次若有似無在她面前炫耀沈厭離對她的愛意時,原主受不了的爆發。
盯著那張怔愣又恐慌的臉,沈昭昭心里是無比的暢快,可她卻不知道,有權勢滔天家世作背景的夏媛想除掉一個人實在太容易了,她威脅夏媛,夏媛身后的夏家又豈會坐視不理?
本以為只是通過中間人從一個老實安分的下層人手里買了一幅畫,卻沒想到她竟敢妄想毀掉他們的寶貝女兒,如此這般,夏氏夫婦又怎能允許?
于是,原主最后的結局自然就成了一開始的畫面。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