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對他的實地考察,恐怕得等到年后了。
    畢竟現在距離過年不到十天了,況且剛剛《人民日報》那邊的主編,也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詩。
    并且就在新華書店附近感受到了文學青年們對這首詩歌的熱情。
    他特地和我說,想要派個記者實地去采訪一下鐘躍進同志。
    所以,等年后,會有《人民日報》的記者和我們一起去東北吉省的紅星公社……”
    有了主編說的這一番話,李英心中也大定,知道鐘躍進進《詩刊》當編輯的事,幾乎算得上是板上釘釘了。
    于是,她也歡欣鼓舞地鋪開一張信紙,開始給她“仰慕”的詩人鐘躍進同志寫信。
    鐘躍進同志:
    展信如晤!
    當您收到這封信時,或許已能想象到《詩刊》編輯部此刻的沸騰景象。
    窗外北風呼嘯,但我們的心卻因您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如沐春風。
    作為這首詩的首位讀者,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提筆,向您傳遞這份屬于所有文學青年的喜悅。
    一、詩歌的震撼與回響
    自本期《詩刊》發售以來,您的詩歌如同一顆火種,點燃了千萬知青的心。
    新華書店的盛況:首印五萬冊一小時內售罄,加急加印十萬冊的訂單已下達。
    售貨員同志感慨:“自復刊以來,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讀者的眼淚與朗誦:在京郊知青點,一位女同志讀完詩后含淚道:“原來幸福可以這樣簡單——喂馬、劈柴,關心糧食和蔬菜。”
    還有同志將詩句抄在炕頭的報紙上,說這是“寒冬里的一碗熱湯”。
    信件如雪片紛飛,今日僅半天,編輯部已收到三百余封讀者來信。
    一位在內蒙草原插隊的同志寫道:“我從未見過海,但您的詩讓我相信,草原盡頭必有春暖花開。”
    二、您的道路與《詩刊》的邀請
    嚴辰主編已正式提議,邀請您加入《詩刊》編輯隊伍,年后將會開始著手準備手續和流程。
    正如您在投稿信中提到的“愿以筆墨為犁,深耕詩歌沃土”,我們相信,您的加入將為中國新詩注入蓬勃生機。
    主編特別囑托:“請轉告躍進同志,他的筆觸不必拘泥于‘高屋建瓴’,保持這份‘劈柴喂馬’的質樸,便是人民需要的詩歌。”
    三、一個編輯的私心話
    作為發現這首詩的“伯樂”,我常被同事打趣“走了大運”。
    但我知道,真正幸運的是這個時代——當陰霾散去,人們太需要一首詩來擦拭蒙塵的心靈。
    您用“面朝大海”的意象,不僅勾勒出個體的憧憬,更道出了一個民族的集體渴望。
    有位老同志讀后來信:“這詩讓我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讀《雷鋒日記》時的熱淚。”
    四、未來的期許
    隨信附上本期《詩刊》讀者來信摘錄,以及編輯部集體討論的《詩歌創作方向建議》。
    望這些“來自遠方的回聲”,能為您照亮前路。
    紙短情長,伏惟珍重。
    我們期待在開往春天的列車上,與您并肩同行!
    此致
    革命的敬禮!
    《詩刊》編輯部李英
    1977年2月9日
    附:
    1讀者來信精選二十封
    2嚴辰主編親筆題字:“從大海出發,向人民走去”。
    ……
    就是這樣一封富有時代氣息和筆觸的編輯部回信,李英可以說是足足寫了兩天的時間。
    期間她不僅看了幾百封,來自京城和周邊省份已經寄來的讀者來信,并且精選出了二十封非常有價值和鼓舞人的信件。
    寫完這封信以后,編輯李英依舊是心潮澎湃,總覺得心里還有一堆的話要說。
    連她的母親都在一旁取笑她,說她這兩天跟丟了魂一樣。
    隨著這一封信寄往東北,編輯李英的心似乎也跟著飛了過去。
    ……
    而在遙遠的東北,紅星公社,林家溝生產大隊。
    經過兩天的加班加點,二十多名工匠與勞工的全力以赴。
    林家破院已經完全修繕好了,一點也看不出原先破敗的樣子。
    梁和柱子都換了新的,屋頂的瓦片進行了二次加固和補上。
    墻和窗戶,同樣進行了翻新與維修。
    更重要的是,對屋里的炕和灶,以及房屋空間的分隔,都按照林火旺的要求做了更改。
    甚至于……
    為了冬天能在屋里方便的拉屎,林火旺還按照后世的衛生間的樣式和標準,在屋后連通的位置,讓他們砌了一個廁所。
    雖然只是一個通往外面化糞池的蹲坑,沒有現代化的馬桶和上下水。
    但經過林火旺先進方案的改進,卻比傳統的土茅房要干凈衛生得太多了。
    柳茹夢最驚喜的就是這一點,要知道,她在滬上住的可是部隊軍官樓,小別墅那種,里面是有衛生間和馬桶的。
    到農村插隊當知青,她最受不了的,便是上廁所。
    卻沒想到,她根本連提都沒有提,林火旺卻如此心有靈犀地,幫她改造出了一間這樣相對干凈衛生又方便的廁所來。
    而里屋則在修繕后,分隔為了三個房間。
    林火旺和柳茹夢一個房間,林母和林小雪母女倆一個房間,趙大牛和趙菊花兄妹倆一個房間。
    不過三個房間的炕是連在一起燒的,只要外面生起火來,三個屋的炕都是一起暖烘烘的。
    “太好了!哥哥,嫂嫂!
    我們再也不會挨凍了,我們家現在比老張家還好還暖和。
    還有那么多的肉和糧食可以吃,我真的是太太太幸福了……”
    林小雪興奮的在床上蹦了起來。
    林母在一旁樂得合不攏嘴,現在這日子真是從前想都不敢想的,簡直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啊!
    趙大牛和趙菊花則是小心翼翼地爬上,屬于他們兄妹二人的床,眼眶濕濕的,心里有說不完的激動與感謝。
    “走!夢夢。
    我們再去檢查一下外面的地窖和防護帶。”
    林火旺帶著柳茹夢,看那院子里重新整修過的地窖。
    里面存放著大量換來的白菜和蘿卜土豆,還有各種糧食和剩下的野豬肉與狼肉。
    不得不說,打了一次野豬,又打了一次群狼,林火旺立馬成為了全村最富裕的一家。
    從前吹出去的牛皮,讓柳茹夢頓頓都能吃上肉,不再是天方夜譚。
    現在林家溝生產大隊,哪家的媳婦不羨慕柳茹夢啊!
    地窖四面的墻都按照林火旺的吩咐,用浸了石灰的硬土整過,這是防止老鼠打洞進來。
    而上到院子上來,不僅是院墻加高,并且做了尖銳的刺頭當防護。
    在更外一圈林火旺還讓他們挖了一圈的壕溝,必要的時候也是非常有效的防護手段。
    可以說,林火旺是下了大功夫和本錢,把原先的林家破院,打造成了防護力超強的林家碉堡。
    把這些都弄好之后,林火旺想起和323團王彪團長的約定,今天該到公社去一趟了。
    “夢夢!你問下娘,趕制的那幾件狼皮襖好了么?
    我再去裝些野豬肉和狼肉,然后去生產隊找水生叔借驢車,我們到公社去一趟。”
    一通忙活后,林火旺背上56式半自動步槍防身,帶著媳婦柳茹夢。
    又拎了兩百斤的野豬肉和五百斤的狼肉,由生產隊副隊長林水生趕著驢車,前往紅星公社。
    臨近年關,天上的雪是越下越大了。
    驢車剛從生產隊部趕出來,一道身影便迅速從這里跑回村衛生所。
    “爹!爹!驢車動了。
    那林水生趕出來的,帶著林火旺和他媳婦,好像到公社去了。”
    這道身影不是別人,正是生產隊長林建國的大兒子林愛國。
    而林建國本人卻是半死不活地癱在了床上,當時送來衛生所的時候,就已經只剩下半條命了。
    為了保命,兩條腿都給鋸了,現在完全成了殘廢一個。
    他心里那個恨啊!
    都怪林火旺,沒有他作妖,自己能出這種事?
    所以他拖著虛弱的身子,強撐著一口氣,也要讓大兒子天天早上守在生產隊部外,觀察林火旺什么時候去紅星公社。
    “很……很好!那你看到他……他背槍了么?”
    林建國咬牙切齒地問道。
    “背著呢!這去公社可是要經過好幾處山林,林火旺還帶著好多肉呢!
    要是不帶把槍防身,可不安全。”
    林愛國如實答道。
    “好!太好了!
    帶著那把56式半自動步槍就好。
    愛國,你……咳咳……你馬上到隊部去打電話。
    給公社主任趙鐵錘打,跟他說,林火旺帶著槍出發了。”
    眼神里充滿著仇恨,林建國惡狠狠地說道,“林火旺!這回我看你怎么死!”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