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7章資本既然吃人那我就是資本
葉風掛斷與父親葉雨澤的電話,并沒有沉浸在韓國戰場大獲全勝的喜悅中太久。
他獨自站在兄弟投資紐約總部頂層辦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著夜幕下依舊燈火通明、川流不息的華爾街。
遠處,自由女神像的輪廓在港灣的燈光中若隱若現。
一場惡戰,雖然漂亮地贏了,斬獲頗豐,但也讓他內心深處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反思。
戰士集團,是他父親、楊革勇叔叔等人一手一腳打拼出來的實業帝國。
從北疆的艱苦創業,到如今的全球高科技巨頭,每一步都凝聚著心血,依靠的是實打實的技術突破、質量過硬的產品和辛勤的市場開拓。實業,是根基,是脊梁,無可替代。
然而,這一次,面對韓國財閥及其背后的美國資本,真正起到摧枯拉朽作用的,并非戰士集團最新的芯片或是電池技術――
盡管那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和發起攻擊的正當理由――
而是資本本身,是兄弟投資麾下那龐大到令人窒息的資金流,是精準狠辣的做空策略,是聯合“未來黨”發動的輿論和政治攻勢。
資本的力量,如此恐怖。它不直接生產一顆螺絲釘,不直接研發一項新技術,卻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憑借信息的優勢、規模的碾壓和規則的運用,將一個看似固若金湯的經濟體撬動得地動山搖,將多年的實業積累在股市的數字游戲中蒸發殆盡。
這是一種純粹的、高效的、甚至可以說是冷酷的掠奪。
“掠奪…”
葉風低聲重復著這個詞。實業是創造價值,而資本,在某種程度上,尤其是在金融戰場上,展現出的更多是分配和價值轉移的特性,甚至是通過波動和危機來實現掠奪的特性。
“既然規則如此,那么…”
葉風眼中閃過銳利的光芒,“我們就必須成為最精通規則,并且有能力影響甚至制定規則的那一個。”
他意識到,戰士集團未來的發展,固然離不開實業的持續創新,但也絕不能忽視金融資本的保駕護航和戰略作用。
甚至,在某些時候,資本應該成為開辟新戰場、獲取更大主導權的先鋒。
僅僅防守是不夠的,必須主動出擊,在全球資本的頂層棋局中,為中國企業,也為自身,謀取更有利的位置。
美國和歐洲的老牌財團,經歷了數百年的積累和演變,深諳此道。他們通過交叉持股、控制金融機構、影響政治決策,編織了一張覆蓋全球的資本與權力之網。
克利夫蘭、阿爾尼姆這些,不過是臺前的馬前卒。真正的巨鱷,潛藏在更深的水下。
“下一階段,我們的對手,不再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某些財閥,而是盤踞在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的那些古老的、交織在一起的資本力量。”
葉風在次日的高層戰略會議上,對著兄弟投資的核心團隊以及通過加密視頻連線的戰士集團核心智囊,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韓國一役,我們雖然勝利,但也徹底暴露了我們的實力和意圖。他們不會坐視一個新的、不受他們完全控制的資本力量崛起。摩擦和打壓很快就會到來,甚至可能已經開始了。”
會議室里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葉風話語中的分量。
“所以,我們要變被動為主動。”
葉風繼續道,調出了一系列數據和圖表,投射在大屏幕上。
“兄弟投資的資本,不能只滿足于對沖、套利或者跟隨投資。我們要成立專門的戰略投資部,聚焦全球關鍵領域:半導體、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核心礦產資源。”
“我們的目標,不是財務投資,而是戰略控制。通過資本手段,參股、控股、聯盟,嵌入全球產業鏈的核心節點。”
“我們要在歐洲尋找合作伙伴,分化他們的聯盟;在美國,我們要瞄準那些被低估但擁有關鍵技術的創新企業,或者…那些被老牌財團忽視但極具潛力的領域。”
一位資深分析師提問:“boss,這意味我們將直接挑戰美國及歐洲傳統財團的核心利益區域,他們會激烈反撲。我們的政治風險和信息劣勢可能會很大。”
“說得對。”葉風點頭,“所以,光靠錢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盟友,需要更強大的信息網絡,也需要更靈活的操作方式。”
他頓了頓,宣布了幾項重大決定:
第一,進一步提升“未來黨”及其關聯智庫的政治影響力投入,不僅要影響美國國內政策辯論,還要將觸角伸向歐洲主要國家(如德國、法國)的議會和行政機構,尋找共同利益者。
第二,加強與中東、新加坡等主權財富基金的聯系,構建更廣泛的國際資本聯盟。這些基金實力雄厚,且在西方體系內擁有一定渠道,可以作為緩沖甚至合作伙伴。
第三,利用這次從韓國市場賺取的巨額利潤,以及兄弟集團和戰士集團穩定的現金流作為支撐,大幅擴大兄弟投資的資產管理規模,同時設計更復雜的金融工具和離岸結構,以增強行動的隱蔽性和靈活性。
第四,啟動“深藍計劃”,招募全球頂尖的金融工程師、數據科學家、地緣政治分析專家甚至前情報人員,構建一個遠超普通商業情報能力的信息分析和決策支持系統。
“我們要打的,是一場綜合實力的戰爭。資本是武器,信息是眼睛,政治是舞臺,而技術――戰士集團的技術――是我們最終的價值錨點和談判籌碼。”
葉風總結道,“從現在起,兄弟投資的首要任務,就是為戰士集團,也為未來更多走向全球的華夏企業,殺出一條血路,在全球資本的叢林里,爭奪話語權。”
戰略方向既定,整個機器開始高速運轉。
葉風坐鎮紐約,運籌帷幄。他首先瞄準的不是喧鬧的股市,而是相對沉寂的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領域。
他指示團隊,密集接觸那些正在為下一輪融資發愁的歐洲尖端光刻機零部件供應商、美國專注于ai算法開發的初創公司。
起初,很多企業對于來自華夏的巨額資本既渴望又警惕。但葉風開出的條件極具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