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為國想著,思緒卻飄向了江南省。
江為國和父親分開了幾十年,仔細算算,將近六七十年了。
當初,江為國尋找江葉無果,江為國還以為江葉已經去世了。
其實很正常。
在當時的抗戰環境,誰又能保證自已一定不犧牲?
別說是江葉了,哪怕是再高級的大佬,也做好了犧牲殉國的準備。
所以,江葉就算真的犧牲了,也正常。
……
在悲痛之余,江為國給江葉立了衣冠冢,還做了牌位供奉在家里。
江家人每天早上,晚上,都要給江葉敬香。
無比虔誠。
畢竟,江葉是他們的曾祖,
這種情況,和趙正平還不一樣。
趙正平一家雖然也供奉江葉的牌位。
但是江葉并不是趙家的祖宗,只是趙家的恩人。
這從親疏關系上,江為國要更加和江葉親近。
……
江為國和妻子結婚后,育有一子一女。
女兒江聽瀾是大夏第一批科學家,目前依然在崗位上發光發熱。
江為國的兒子江聽海,目前是陸軍“大校”。
40多歲的大校,也算是年輕有為。
畢竟,“大校軍銜”號稱“準將”。
等資歷夠了,提升少將是手拿把掐。
……
而最牛逼的。
則是江為國的孫女江憶業,清北大學畢業,“龍都選調生”出身,目前28歲,在云省某地擔任縣長!
不錯!
沒有聽錯。
28歲,縣長!
這個年紀,這個級別。
只要江憶業穩扎穩打,政績再出眾點,前途不可限量。
而江為國之所以給孫女取名“憶業”這個偏帶點男性化的名字。
一方面是提醒孫女祖輩創業不易,做人需小心謹慎,穩扎穩打。
另一方面,是紀念“江葉”。
憶業。
也稱憶“葉”。
……
有人說,28歲的縣長,是不是太離譜了點?
其實一點也不離譜。
這里解釋一下什么叫“龍都選調生”。
在咱們大夏,有一項經久不衰,并且越來越熱門的考試。
那就是考公!
很多人把“考公上岸”,當成自已一輩子的目標。
有人考了幾年都考不上。
一個崗位只招兩個人,但是報考人數有時候甚至能達到三四千人。
這么說吧,能考公上岸的,都是人中龍鳳了。
以后出去相親,那就是第一梯隊。
……
而比考公上岸還要牛逼的,就是選調生了。
選調生分為三種。
普通選調生。
定向選調生。
以及最最最牛逼的“龍都選調生”。
選調生是什么意思?
這么說吧,考公上岸你是“吏”,選調生上岸,你就是“官”!
不錯,選調生就是為了給大夏儲備干部,而準備的考試。
……
而這三種選調生中。
普通的選調生最差。
往往和考公上岸的人沒啥區別。
當然,肯定還是優于考公上岸。
其次,就是定向選調生。
定向選調生一般是省里面在本省各大高校進行選拔。
定向選調生含金量就要高的多了,這種起步就和普通考公上岸的人不一樣,比普通考公上岸的要高一些。
一些地方的一二把手,很多都是定向選調生出身的。
……
最后,就是頂級的“龍都選調生”了。
龍都選調生,不是誰都有資格去考的。
龍都選調生考試不對外公開。
只有國內三十幾所985,以及部分211高校,才有資格推薦學生去考試。
能從這些人中脫穎而出的,無一不是能力,天賦,口才,社交都非常出眾的頂級天驕。
而江憶業,就是傳說中的龍都選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