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副書記兼縣長的吳明輝,沒有明確表態,也沒舉手。
副書記趙普陽臉色變幻,最終無奈地嘆了口氣,沒舉手。
常務副縣長李明遠放下了茶杯,選擇了沉默。
宋天陽更是低著頭,手指用力捏著茶杯,手指不住地顫抖。
“好!七票贊成,方案通過!”張為民的聲音斬釘截鐵,帶著勝利者的決斷,
“會后,組織部牽頭,政府辦、編辦、衛生局配合,立即啟動升格程序。三天內拿出具體實施方案,散會!”
會議結束,常委們陸續離開。
張為民把任長河叫進了辦公室。
門一關上,他把本子往桌上一扔,回過頭來:“長河,干得不錯,立場堅定!回鎮上,大膽開展工作,遇到阻力,直接找我!”
“是!張書記,我一定不辜負您的信任!”
任長河挺直腰板,聲音洪亮,帶著一種得到靠山賞識的激動。
而另一邊,宋天陽陰沉著臉,第一個快步走出會議室。
出了縣委大樓,他掏出手機,走到無人處,撥通了一個號碼,聲音壓得極低,充滿了怨毒:
“喂,老劉嗎?是我,宋天陽!”
“常委會剛散,姓任的當了張為民的急先鋒,衛生院升格定了!媽的,想騎到老子頭上拉屎?沒門!”
“……對!你那邊準備一下,按計劃,給咱們的陳大主任和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任書記,找點‘樂子’!”
“記住,要‘自然’點,別讓人抓住把柄!”
電話那頭,被稱為“老劉”的人,全名劉德貴,是縣醫院設備科的科長。
一個在正陽縣醫療系統混跡了二十多年的老油條,在縣里人脈很廣,為人圓滑世故,更兼心胸狹窄。
他侄子原本是縣醫院急診科的骨干,被首批抽調去東黃水支援,結果因為一次操作失誤,被陳銘當著眾人面嚴厲批評,并調回了縣醫院坐冷板凳。
劉德貴一直懷恨在心,覺得陳銘不給他這個老資格面子,斷了他侄子的前程。
宋天陽正是看中了劉德貴對陳銘的怨恨以及在設備管理上的便利,暗中將其拉攏,許諾一旦扳倒陳銘或者讓“東黃水模式”出丑,就幫他侄子恢復名譽甚至提拔。
劉德貴這只老狐貍,既有動機,又有手段,還有縣醫院這個“內應”身份,正是宋天陽在醫療系統內部埋下的一顆毒釘。
權力的較量,從莊嚴的常委會會議室,無聲地蔓延到了東黃水鎮的角角落落。
一場由升格引發的、更為隱蔽也更為激烈的暗戰,已然拉開帷幕。
縣里的工作組效率驚人,
三天后,一份詳盡的實施方案就擺到了張為民和陳銘的案頭。
掛牌儀式、人事任命、編制劃轉、財政獨立……一系列繁瑣而關鍵的步驟開始緊鑼密鼓地推進。
衛生院升格為正科級醫療中心的決議,如同一劑強心針,在東黃水鎮激起了更大的波瀾。
新建成的鋼架結構診區正式投入使用,寬敞明亮,分區明確,配備了嶄新的叫號系統和電子顯示屏。
來自縣里、市里甚至省里的專家名醫輪流入駐,診室外每天都排起長隊。
預約系統的服務器,在省廳技術大拿的緊急擴容下,終于抗住了日益增長的訪問量。
林小滿的網絡辦公室也鳥槍換炮,搬進了更大的獨立辦公區,手下多了幾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儼然有了點“中樞”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