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陳銘也曾因公干來過兩次省府大院,但那時心境截然不同,或為領導診治,或為應約會見,步履匆匆,沒認真領略。
而此刻,坐在這輛代表著臨江省權力核心之一的專車里,作為被隆重邀請的“功臣”,心境已是天壤之別。
窗外的肅穆依舊,甚至更甚,但那份莊重感不再是壓迫,反而像一層無形的光環,無聲地襯托著他此行的分量。
車輪平穩地碾過寬闊潔凈的路面,駛過那些象征著各個要害部門的樓宇,一種難以喻的、被這座龐大權力機器所鄭重接納和認可的“爽感”,如同溫熱的泉水,悄然浸潤心田。
他微微調整了一下坐姿,脊背自然挺直,目光沉靜地望向窗外。
這,就是權力中心的味道。
而這一次,他也是被仰望者。
車隊最終在一棟外墻爬滿常青藤、顯得格外古樸莊重的五層大樓前停下。
樓體并不張揚,但位置極佳,樓前的小廣場開闊整潔,停放的車輛不多,卻無一不是低調而昂貴的型號。
樓門口上方,“薈萃樓”三個金色的隸書大字,在秋陽下折射出沉穩內斂的光芒。
陳銘知道,這就是傳說的“省長樓”。
李文韜率先下車,為陳銘打開車門。
陳銘剛邁步踏上堅實的地面,后面趙德漢的帕薩特也嘎吱一聲停下。
趙德漢幾乎是彈射般推門下車,疾步上前,臉上早已重新堆滿了熱情洋溢的笑容,只是額角殘留的汗跡和略顯急促的呼吸,暴露了他方才在車上的“激戰”。
“陳銘同志,這邊請,這邊請!”
趙德漢搶在李文韜前面半步,殷勤地為陳銘引路,仿佛他才是此地的主人。
副廳長、辦公室主任等人也迅速下車,簇擁在趙德漢和陳銘身后,形成一個小小的半圓,人人表情肅穆,步履沉穩,連呼吸都刻意放輕了幾分。
李文韜神色如常,對趙德漢的“熱情”不置可否,只是在前方引路,向門口執勤的武警再次出示了證件,并做了登記。
執勤戰士再次敬禮,目光在陳銘身上多停留了一瞬,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和好奇。
這年輕人,什么來頭?竟能讓李秘親自接,還坐了省長的車?
一行人步入大樓。
內部裝修并不奢華,甚至有些年代感,但大理石地面光可鑒人,空氣里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和文件油墨混合的味道。
走廊異常安靜,只有一行人輕重不一的腳步聲在回蕩,偶爾有緊閉的辦公室門內傳出極低的說話聲。
墻上掛著一些描繪臨江山水或重大建設成就的油畫,更添幾分莊嚴。
所有路過的工作人員,無論職位高低,看到李文韜,都微微頷首致意,腳步卻絲毫不亂,眼神在掠過被眾人簇擁的陳銘時,都帶著掩飾不住的探究。
電梯平穩上行至三樓。
李文韜引著眾人走向走廊盡頭一扇厚重的、沒有任何標識的深色木門。
門口的一張辦公桌前,坐著一位年輕的工作人員,見到李文韜,立刻起身,無聲地推開了門。
一股混合著上好茶葉清香和舊書卷氣息的、沉靜而溫暖的味道撲面而來。
小會議室不大,布置簡潔而莊重。
深紅色的長條會議桌光潔如鏡,映著頭頂柔和的光線。
桌上擺放著幾盆綠意盎然的植物,還有整齊的筆記本和削好的鉛筆。
正對著門的主位空著,顯然是留給周正國的。
兩側則擺放著幾把寬大舒適的皮椅。
“各位領導請稍坐,省長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