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陳銘的電話像是被按下了無限循環播放鍵,徹底成了熱線。
縣財政局局長打來電話,聲音熱情洋溢:
“陳院長,恭喜啊!部級試點,這可是咱們縣幾十年以來爭取到的最高級別的項目了。放心,資金保障絕對到位,需要多少,打個報告上來,優先保障,特事特辦!”
縣教育局局長也來湊熱鬧:
“陳院長,少年英才啊!您的事跡太勵志了。我們教育局準備把您扎根基層、開拓創新的事跡寫進咱們縣的鄉土教材,讓全縣的娃娃們都向您學習!”
縣電視臺臺長更是直接:
“陳院長,我是縣臺老劉啊!您啥時候回來?我們臺想給您做個專題報道,全方位展示。省臺王記者那邊素材也給我們共享共享唄?咱們縣里自己的英雄,必須隆重宣傳!”
甚至東黃水鎮供銷社主任都打來了電話,嗓門洪亮:
“陳大夫,俺老王啊!聽說了,太給咱東黃水長臉了!啥時候回來?供銷社倉庫里還有兩包最好的東北黑木耳和野山參,給您留著補身子!哦對了,殺豬鋪的老李說了,等您回來,他免費送半扇上好豬肉給衛生院加餐,必須慶祝!”
還有各種局長、校長、鎮派出所所長、鎮信用社主任……
認識的,不認識的,電話一個接一個,祝賀聲、恭維聲、套近乎聲此起彼伏。
陳銘應接不暇,手機滾燙得像剛出鍋的烤紅薯,電量肉眼可見地飛速往下掉,嗓子都快冒煙了。
王思琪和周雨馨看著陳銘忙碌得像個接線員,剛才對林小滿的那點小醋意,早被這一連串來自“大后方根據地”的、實打實的、全方位的恭賀、崇拜和“抱大腿”行為沖得煙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驕傲和一種“與有榮焉”的興奮。
王思琪甚至拿出隨身攜帶的采訪本,飛快地記錄著這些來電者的身份和話語,職業敏感讓她覺得這些都是塑造“基層英雄”形象的絕佳素材。
周雨馨則貼心地幫陳銘把響個不停的手機調成了震動模式,又把自己那杯沒動過的酸梅湯推到他面前,小聲說:
“陳銘哥,先喝口水潤潤嗓子,飯都快涼了,鴨肉涼了可不好吃。”語氣溫柔又心疼。
一頓聞名遐邇的京都烤鴨,吃得是“刀光劍影”、“醋海翻騰”,又“溫情脈脈”、“捷報頻傳”。
真可以算得上:修羅場與慶功宴齊飛,醋意共崇拜一色,電話鈴與祝賀聲共鳴。
陳銘感覺自己不是在吃飯,而是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多線戰爭。
電話接完,吃完飯時,夜色已深,華燈璀璨。
三人沿著王府井步行街散步消食。
京都的夜景繁華似錦,霓虹閃爍,人流如織。
兩個女孩一左一右走在陳銘身邊,雖然沒再像吃飯時那樣針鋒相對、貼身肉搏,
但無形的暗流依舊在涌動,眼神的交鋒從未停止。
路人,不時向陳銘投來羨慕的目光,更多的是在兩位絕色美女的身上流連。
路過一個賣冰糖葫蘆的玻璃柜小推車,紅彤彤的山楂果在燈光下晶瑩誘人。
周雨馨眼睛一亮,指著最大最紅的那串,拉著陳銘的袖子輕輕搖晃,聲音甜得發膩:
“陳銘哥~你看,那個糖葫蘆,又大又紅,像不像咱們東黃水秋天的山里紅?”
她的意思還明顯,想吃。
王思琪立刻接口,語氣理性,卻是明顯的唱對臺戲:
“剛吃的撐得慌,烤鴨本身油脂就豐富,再吃這么甜膩粘牙的糖葫蘆,對消化負擔太重了。”
“前面拐角有家老京都酸奶店,純手工發酵,零添加,酸甜可口,解膩助消化,陳大夫,要不要去嘗嘗?對身體好。”
她看向陳銘,眼神帶著“健康選擇”的暗示。
陳銘看著周雨馨期待的眼神和王思琪理性的分析,陷入了兩難。
想了想,他默默地走到小推車前,買了三串最大的糖葫蘆,先給周雨馨一串,又遞給王思琪一串,以示“公平”。
又來到拐角處,在王思琪略帶勝利意味的目光中,走進酸奶店買了三杯老酸奶,每人一杯。
于是,陳銘一手舉著一串糖葫蘆,一手端著一杯老酸奶,像個移動的、左右為難的零食攤主。
路過一個街頭,正有藝人表演噴火和頂碗,圍觀人群發出陣陣喝彩。
周雨馨看得興起,拍手叫好,興奮之下,下意識就想伸手去挽陳銘的胳膊。
王思琪則“眼疾手快”,一拉陳銘的衣襟,指著藝人旁邊一個擺滿傳統手工藝品的攤位,聲音帶著發現新大陸的驚喜:
“陳大夫,快看那個剪紙,那龍鳳呈祥的圖案,還有那細致入微的經絡穴位圖,像不像您常用的那些針灸掛圖?這才是真正的民間藝術瑰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