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會議室的門在身后輕輕關上,隔絕了外面的喧囂。
這里布置得簡潔而莊重,深紅色的地毯,厚重的實木會議桌。
副部長張明遠已經坐在了主位,旁邊還有兩位司長模樣的干部。
“德漢同志,陳銘同志,快坐!”
張明遠笑容和煦,完全沒有了會場上的嚴肅,顯得平易近人,
“剛才會上時間有限,很多細節來不及展開。尤其是陳銘同志提到的那個遠程診療平臺,我非常感興趣。”
“部里正在研究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基層服務能力,你們這個‘土辦法’,很有啟發性啊!來,具體說說,怎么搞起來的?遇到了哪些困難?效果真的像數據上顯示的那么好嗎?”
張部長開門見山,眼神熱切地看著陳銘。
面對部長的親自垂詢,陳銘沒有絲毫怯場。
他沉穩地坐下,條理清晰地開始匯報。
從最初看到鄉親們看病難、看病貴的痛心的想法萌芽;
到克服設備簡陋、網絡不穩、老專家難請、部分村民和村醫的疑慮的重重困難;
再到如何利用現有資源搭建平臺、如何規范流程、如何與縣中醫院及新農合銜接、如何爭取到秦老的支持具體的操作模式;
以及實際運行中觀察到的效果和暴露的問題,如對村醫培訓的需求、網絡帶寬的瓶頸、后續運維的可持續性,一一詳細道來。
他語平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每一個細節都透著來自實踐的真知灼見和務實精神。
趙德漢在一旁適時補充省廳層面的支持和協調工作。
從周正國副省長的直接指示、如何說服省里幾位名老中醫參與、如何在政策上給予東黃水鎮一定傾斜、以及他如何“厚著臉皮”三顧茅廬才請動秦老每月抽出一個上午進行遠程指導的“艱辛歷程”。
說到秦老,趙德漢語氣充滿了敬意和感激。
“好,好啊!”
張明遠聽得頻頻點頭,臉上的贊賞之色越來越濃,
“思路對頭,辦法實在,效果顯著!特別是你們這種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秦老的支持,更是點睛之筆啊!”
他轉向旁邊的一位司長,“李司,你們信息司和基層司要立刻跟進,把東黃水這個點作為部里的重點聯系點。盡快組織一個精干的小組下去實地調研,把他們的經驗吃透,把存在的問題摸清,特別是技術規范和可持續性方面,要拿出支持方案來。這個‘互聯網中醫’服務模式,我看潛力巨大,一定要支持好、總結好、推廣好!”
“是,部長!我們馬上落實!”李司長立刻應道,看向陳銘的眼神也充滿了重視。
張明遠又詳細詢問了陳銘對下一步發展的想法,特別是對平臺升級、人才培養、政策配套等方面的建議。
陳銘結合基層實際,提出了幾條非常具體可行的建議,比如建議部里牽頭制定基層遠程中醫診療的簡易規范、加大對基層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和村醫培訓的投入、探索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基層中醫診療項目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等。
他的建議既有高度又接地氣,聽得張明遠和兩位司長連連點頭。
不知不覺,小范圍的深入交流持續了近一個小時。
結束時,張明遠主動站起身,親切地與陳銘和趙德漢握手。
“陳銘同志,年輕有為,扎根基層,心系百姓,思路開闊,難得!非常難得!”
張明遠用力握著陳銘的手,語氣真誠而充滿期許,“好好干!東黃水這個點,部里會重點支持!期待你們創造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
“謝謝部長!我們一定努力!”陳銘沉穩應答,不卑不亢。
送走了激動不已的趙德漢和沉穩依舊的陳銘,張明遠回到辦公室,心情依舊難以平靜。
他踱步到窗前,看著窗外長安街的車水馬龍,腦海里回響著陳銘匯報的那些數據和樸實卻充滿力量的話語,
特別是那“四萬八vs三百塊”的強烈對比和視頻里秦老指導村醫的畫面。
他拿起桌上的紅色保密電話,撥通了臨江省常務副省長周正國的專線。
“喂,正國省長嗎?我張明遠啊!”
“哎呀,明遠部長!您好您好!有什么指示?”電話那頭傳來周正國沉穩有力的聲音。
“指示談不上。是給你們臨江報喜,更要感謝你們啊!”張明遠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