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東黃水鎮的清晨依舊帶著幾分涼意。
陽光穿過薄霧灑在衛生院門前的水泥地上,泛著一層微微的金光。
陳銘正準備走進醫院,忽聽身后傳來一個爽朗而又磁性的聲音:
“陳醫生?”
他回頭一看,是一位穿著藏青夾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神情溫和但不失威嚴。
旁邊站著一名干練中山裝青年,手里拿著黑色皮包,侍立在一輛帕薩特旁。
“您好,您是?”陳銘禮貌地問。
“我是縣委組織部的孫宏偉。”男人微微一笑,“有時間嗎,簡單聊聊。”
中山裝青年適時補充:“這是孫部長。”
陳銘心中一動,立刻明白了對方的身份——這可是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為民書記的左膀右臂。
如果在前世,這樣的級別根本不算什么。
可現在,自己不過是個鄉鎮衛生院的中醫,能被這位親自登門拜訪,顯然是因為那場直升機降落引發的“副省長康復事件”。
更讓他警覺的是——考察一個準副科級干部,通常最多派個科長或干事來走個流程就完事兒。
如今卻是組織部長親自出馬,這種規格在整個正陽縣歷史上恐怕也是頭一回。
“原來是孫部長,失敬。”陳銘伸出手,語氣平和。
兩人握手寒暄后,孫宏偉道出此來目的:
“沒什么要緊事,想和你單獨聊聊,關于中醫改革,聽說你對基層中醫藥發展有些想法?”
“談不上想法,只是希望能把老祖宗的東西傳承下去。”陳銘答得不卑不亢。
“那就更好了。”孫宏偉點頭,“我年輕時也學過一點中醫,一直很感興趣。”
說著,他一指自己的座駕,“如果不耽誤你診療,可否借一步說話。”
陳銘略作思索,點頭答應。
兩人坐進帕薩特,司機打開空調,中山裝青年在副駕駛位上掏出筆記本開始記錄。
“陳銘同志,您救助周省長的事,雖然極力保密,但還是廣泛傳開了。”
孫宏偉開門見山,“一開始我也懷疑你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但后來聽了張書記的現場感受,又聽說你這幾天對病人的救治情況……我信了。”
“其實我沒做什么特別的事。”陳銘淡淡一笑,“我只是按醫理辦事。”
“可就是這份‘按理辦事’,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反而最難能可貴。”
孫宏偉看著他,“張書記也很欣賞你,說你是難得的人才。”
“謝謝夸獎。”陳銘依舊平靜,“但我只想踏踏實實做事,不想卷入什么斗爭。”
孫宏偉笑了:“我看出你是個有情懷的人,知道你不愛爭權奪利,但有時候,權力也是實現理想的助力工具。”
“按照張書記的指示,下一步,我會安排對你的考察。”他遞上一張名片,“今后,你如果遇到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找我。我不一定能幫你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能為你爭取一個公平的環境。”
陳銘接過名片,鄭重地點了點頭。
送走孫宏偉,陳銘走在回中醫科的路上。
他心里清楚,這次見面看似偶然,實則是一次關鍵的“政治入場券”。
他沒有刻意去攀附誰,但通過自己的實力和真誠,贏得了組織系統的認可。
以他前世閱人無數的經歷,可以看得出,孫宏偉不是那種空口許諾的人,而是真正愿意為實干者撐腰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