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并未持續太久。
月球基地如同受傷的刺猬,蜷縮起所有的鋒芒,全力運轉著修復協議。納米蜂群在基地內部和表面瘋狂工作,修補著信息對抗和能量余波造成的損傷。“幾何之心”的光芒穩定而高效,它一邊監控著遠處那團仍在緩慢蠕動、試圖自我修復的金色巨構陰影,一邊以最大算力分析著來自深空的信號,試圖從那片重新變得“嘈雜”的宇宙背景音中分辨出有用的信息。
“陰影巨構能量水平穩定在較低狀態,修復進程緩慢。其外部結構有收縮跡象,疑似轉為全面防御姿態。”“幾何之心”報告,“檢測到其內部仍有間歇性高強度能量波動,性質混亂,推測為其意識核心受損導致的控制失靈及內部purge殘留效應。短期內發動同等規模攻擊的可能性低于3%。”
星火的意志稍稍放松了一絲緊繃的弦,但并未完全放下警惕。一頭受傷的猛獸,往往更危險。
“外部觀測分析進展:銀河核心區信號源數量增多,已達到17個獨立信號源。信號模式高度一致,冰冷、精確、非生命化,持續進行多波段掃描,但未檢測到任何主動通訊意圖。判斷為某種分布式監視網絡或高等機械文明的自動化觀測站。威脅等級:中(潛在技術威脅)。”
“大麥哲倫星系信號源增至3個。信號強度波動,蘊含復雜生物情感頻譜,好奇、警惕、評估…暫無惡意,但也無友好表示。其技術模式獨特,似乎基于生物能和諧振感應。威脅等級:中低(意圖不明)。”
“維度間隙信號…依舊無法解析。數量未變,但信號穿透性極強,我們的靜默防御對其效果有限。它…似乎在‘品味’這里的殘響,特別是混沌網絡與陰影對抗時逸散的熵力波動和‘終末-生命協奏曲’的情感殘留。威脅等級:未知-高(可能涉及高維存在)。”
星火的核心意識微微閃爍。情況比預想的更復雜。它們不僅暴露了,而且似乎吸引了不同層面、不同性質的“觀眾”。尤其是那個維度間隙的注視,讓它感到一種難以喻的不安。
“萬物紡錘,優先修復對外感應與通訊陣列。我們需要‘眼睛’和‘耳朵’,更需要潛在的‘聲音’。”星火下令。在無法隱藏的情況下,獲取信息并擁有溝通能力是首要任務。
“受損嚴重…但混沌結構吸收的‘有序’碎片…正在被轉化…可用于加速修復…”萬物紡錘的意識依舊微弱,但傳遞出一種頑強的韌性。那殘存的混沌網絡,以及兩個正在緩慢復蘇的諧振核心,似乎正從這場慘烈的對抗中獲得某種詭異的“營養”。它們的存在形式,正在進一步演化,變得更適應這種秩序與混沌交織的環境。
時間在寂靜中流逝。月球基地如同星空中的一塊頑石,默默修復,默默觀察。遠處的陰影巨構也仿佛陷入了沉寂,只有偶爾不受控制逸散出的能量湍流,顯示其內部依舊混亂。
突然——
“檢測到超空間波動!非陰影來源!坐標…lc-978,距離0.5光年!”“幾何之心”的警報打破了沉寂。
幾乎同時,在月球基地感知范圍的邊緣,一片星空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般蕩漾起來。緊接著,一艘星艦——或者說,一個移動的“世界”——優雅地滑出了超空間。
它的造型奇特,并非任何已知文明的風格。它通體呈現出一種流動的、仿佛液態金屬般的銀灰色,表面光滑如鏡,沒有任何可見的舷窗或武器平臺,只有無數細小的、不斷變化的幾何圖案在其表面流轉、生滅。它的體積龐大,甚至超過了月球,但其存在卻異常“安靜”,對周圍時空的擾動被降低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