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啊~~~”
廣袤的成都平原上,正上演著一場決定益州歸屬的大戰。
劉備劉璋、一南一北,自兩個方向,對荊州軍的營盤發動進攻。
瞭望臺上。
周瑜看到這一幕,臉色的神色愈發輕松。
此時,荊州營盤的狀態,只有兩面臨敵。
劉備、張魯聯軍進攻北面,劉璋則進攻南面。
東面臨河不用去管,而西面二劉選擇默契放空
“主公,用點飯吧。”龐統端著兩碗熱飯走上來。
周瑜接到手中,努嘴道:“士元你看,二劉還耍心眼呢。”
龐統多聰明的人,掃了眼戰場局勢,就明白周瑜在說什么。
“這是互相都防著對方呢。”龐統譏笑道:“不管誰負責兩面進攻,都會覺得自身吃虧。”
“倘若同時負責這面,又怕對方下黑手。”龐統扒了口飯,咀嚼道:“自然而然,西面就空出來不去進攻。”
荊州軍的營盤一面臨水、三面受敵,可偏偏二劉就只選擇南北進攻,硬是把西邊空出來,誰都沒有選擇進攻。
畢竟,多進攻一個方向,就意味著多拿出一部分兵力,開戰后多一分折損。
劉備也好、劉璋也罷,都不想“舍己為人”。
多犧牲己方將士,給周瑜施壓的同時,又讓多方撿便宜。
雙方互相玩腦筋,自然而然西邊就空出來。
至于說雙方各自拿出一部分兵力,合力進攻西邊
這就更不可能,雙方都擔心對方會下黑手。
劉備兵多,但都是益州軍,生怕一旦接觸后,就被劉璋給誆回去。
尤其手頭還缺糧,益州軍天天餓肚子。
劉備非常不自信,怕劉璋用糧食把益州軍誘惑回去。
劉璋兵少,屬于單純怕劉備翻臉。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人不可能在短期內,連續犯下同樣的錯誤。
在雙方各有顧慮的情況下,西邊就被空出來,且雙方都默契的誰也沒提這事
“這下應付起來就更輕松了。”周瑜吃著熱湯飯,愜意道:“兩萬兵力足以御敵也!”
由于二劉不能齊心協力,只選擇南北夾擊,荊州軍方面應付起來就更簡單。
兩萬大軍平分開來,南北各自部署一萬兵力。
剩下的八千正好埋鍋造飯,把飯食問題先解決。
“來了!”龐統沉聲開口。
周瑜也聚精會神,朝著場中望去。
“殺啊!”
“沖啊!”
益州軍扛著提前準備的木板,鋪設在壕溝上邊,以此來破解“護城河”。
“嗖嗖嗖”
荊州軍自然不會傻看著,箭塔上的將士當即挽弓,發射出密密麻麻的箭雨,朝著敵軍一陣攢射。
在付出不小傷亡后,益州軍成功越過護城河,沖到營寨近前。
但面對一人高的柵欄圍墻,卻再度被攔了下來。
雙方的長槍兵隔著柵欄互捅,基本上誰也奈何不了誰,這種戰斗很難殺死對面。
荊州軍作為防守方,能夠接受這種僵持,甚至于樂見其成,但有進攻壓力的益州軍不行。
“梯子!”
“上!”
益州軍準備充分,又拿出提前準備好的梯子,架在柵欄墻上開始攀爬。
“噗!”
荊州軍的長槍見狀,趁著益州軍攀爬時,從柵欄縫隙中刺出長槍,就能輕松斬殺敵軍。
好不容易,益州軍付出大量傷亡,終于有士卒爬上頂端,上去后卻又傻眼
只見墻內全都是拒馬、鹿角等障礙物,想往下跳都沒地方落腳。
真敢縱深一躍,都不用荊州軍動手,摔也會摔的半殘。
看著呆愣在上邊的益州軍,荊州軍不由都笑了。
“去死吧。”
一名荊州軍端著弩機,朝著益州軍扣動扳機。
伴隨著一聲慘叫,剛爬上頂端的益州軍,就這么被輕松解決掉。
“火!”
“給我燒!”
不得不說,進攻方安排的也很充分,隨即又拿出一種進攻方式。
柵欄都是木質,營寨是非常受到火攻。
益州軍舉著點燃的火把,試圖從外圍把營寨燒出一個大洞。
可惜,荊州軍方面絲毫不慌。
益州軍才剛架起火堆,沒等燃燒起來,一桶冷水便從天而降,把火勢直接撲滅
箭塔上,荊州軍默默收起水桶,重新拿起弓箭開始射擊。
其實,火攻的思路并沒有錯。
甚至可以說,是當下進攻方的最優解,但為何還是無法奏效呢?
無他,益州軍缺少一樣東西——助燃物。
不管是硫磺、硝石,還是木炭、桐油,只要先聚集起大量助燃物,然后再一把火將其點燃,荊州軍想要快速撲滅,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火,乃愈演愈烈之物。
前期很容易撲滅,后期根本無法遏制。
助燃物,就是幫助火渡過前期的疲軟期,能讓火勢直接進入無法遏制的狀態。
可惜,眼下益州軍手中,并沒有這些東西,或者說很少很少
行軍趕路,對于這些物資,注定不會隨身攜帶太多。
硫磺硝石、木炭桐油,這些東西一般都放在庫房內,隨用隨取。
成都肯定有,葭萌關肯定也有,但兩地已經不屬于劉備、劉璋。
至于說從民間去收集,又要耗費多少人力資源與時間成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