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江昭寧微微挑眉,嘴角似乎向上牽動了一下,那弧度幾乎難以察覺,卻蘊含著無聲的嘲諷。
他沒有立刻說話,只是拿起面前的水杯,慢條斯理地喝了一口。
那細微的動作在落針可聞的會議室里被無限放大,水杯落在杯墊上的輕響,都仿佛敲打在李國棟緊繃的神經上。
果然,怕什么來什么。
江昭寧放下水杯,聲音依舊平穩,卻如同寒冬深澗的泉水,冰冷而清晰:“國棟同志,提名人選是局黨委的權力,也是職責。只是……”
他故意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李國棟慘白的臉和額角沁出的汗珠,“人選本身,似乎還需要斟酌一下。”
如同一記無聲的重拳,精準地砸在李國棟的心窩!
“斟酌?”李國棟的心瞬間沉入谷底。
江昭寧仿佛沒看到他愈發難看的臉色,繼續條理分明地剖析,每一個字都像在抽掉李國棟腳下的磚石:“首先,程序問題。”
他的目光帶著組織紀律特有的嚴苛,“兩個副局長崗位空懸是事實,但你們局黨委初步建議只推兩人?”
“這符合干部選拔任用的基本規則嗎?”
他環視全場,那目光似乎在詢問每一個人,“組織推薦提名,特別是領導崗位,必須要有差額!”
“這是原則!是規矩!”他語氣漸重,“兩個職位,你們就只推薦兩個人選?!”
“這是打算直接等額選舉?”
“讓縣委常委們失去選擇的余地?民主推薦的核心意義何在?你難道想讓人家連選擇的余地都沒有嗎?!”
一連串的反問,如同利劍,鋒芒畢露,將李國棟倉促的人選提名置于破壞組織原則的險境!
李國棟的嘴唇哆嗦著,想辯解,喉嚨卻被無形的恐懼扼住,發不出任何有效的聲音。
“按照干部任用條例的精神和常規做法,”江昭寧語氣一轉,帶著不容置疑的論斷,“兩個職位再怎么也得有四名候選人才符合程序。至少一比二的差額,這是底線。”
他像是在給會議定下基調,更像是在為后續動作鋪路,“沒有這個基礎,后面的程序全是空談。”
這是第一條理由,從組織程序上直接否定了李國棟企圖“二選二”蒙混過關的想法。
“其次,”江昭寧話鋒再轉,這次精準地指向了李國棟推薦的第一人選——夏向明。“夏向明同志他現在是在警務督查崗位工作,工作嗎,應當還行!”
他先是肯定了工作,但“但是”的后文才是真正的殺招,“他的職業發展軌跡和主攻方向,是在大政工線,不屬于業務工作范疇。”
“他的專業知識、工作重心和領導經驗積累,最適宜發展的方向,我認為應該是政工室主任、紀委書記這類崗位。”
他的目光再次逼視李國棟,帶著一絲探究和了然:“國棟同志,目前縣局的政工室主任和紀委書記的位子可沒有出缺,他們本人就在現場!”
他聲音陡然提高一分,帶著幾分詰問,“在現職沒有出缺的情況下,將一個本應最適合沖擊大政工崗位的大隊長,卻提名去擔任分管具體執法業務的副局長,這崗位匹配度……是否值得商榷?”
“是否會影響人盡其才?”
“這樣的提名推薦……合適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