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三碗餛飩端上桌,周芷若習慣性地并未動筷,而是制止了執勺開吃的楊艷后看向顧少安。
這一幕引得楊艷不禁一陣疑惑。
但不等楊艷開口詢問,便見顧少安神色自若地從懷中摸出一個指甲蓋大小的油紙包,指尖靈巧地揭開后將內里一撮細膩藥粉捻起撒入三個碗中的湯水里。
楊艷杏眼瞬間瞪圓,然后眨了眨眼眼睛后好奇道:“顧師兄,你這是?”
周芷若見狀,溫聲解釋道:“楊師妹勿疑,這是師弟的習慣,凡至陌生之地,舉凡入口之物、飲水,他皆以此師弟自己研制的藥粉試探,以驗其內是否摻雜了蒙汗藥、毒物之類。”
楊艷聞恍然,再看顧少安時眼中已經多了幾分欽佩。
“沒想到顧師兄行事竟然這般老道。”
楊艷并非尋常人家的女子。
跟著楊鐵走南闖北多年,自然知曉人心險惡以及手段的下作。
但即便如此,此前在鄖陽府時,楊艷還是毫無察覺著了那些人牙子的道。
此前吃了大虧,現在再看顧少安的舉動,楊艷只覺顧少安行事穩妥周到,讓人心安。
幾息后,待顧少安確定面前混沌并無異樣后,三人這才安心享用起來。
一碗熱湯下肚,餛飩也吃得七七八八。
楊艷擦了擦嘴角,眼中充滿期待地望向顧少安:“顧師兄,我們該去哪里開始義診了?”
顧少安放下碗,目光清明地投向城東方向,聲音沉穩而篤定:“既是義診,旨在惠及那些真正囊中羞澀、求醫無門的貧苦百姓。”
“而這城東城門來往,也多是尋常人家,此處便合適。”
見顧少安語中條理清晰,楊艷便知曉顧少安心中早有規劃。
半個時辰后,在一些鋪子采買了稍后義診所需之物后,三人又返回到城門附近。
三人牽馬回到熱鬧的城門附近,尋了一處稍寬敞、人流量大的角落。
顧少安先是花了二十文從旁邊的鋪子里面租來一張木桌幾張凳子。
隨后又將剛剛買來寫有“義診”的布幡插在一旁。
楊艷和周芷若合力將包裹里面的紙硯筆墨以及脈枕、銀針等東西一一擺放整齊。
任何時候,免費的東西都不免會引來一些矚目。
更別說此時掛著義診布幡的,還是三個相貌出眾,氣質卓然的小娃娃。
一時間,城門處不少人都是駐足圍觀。
“嘁,幾個娃兒懂什么看病?怕不是哪家出來玩鬧的少爺小姐?”一個背著包裹的行商斜睨了一眼,嘀咕著走開。
“長得倒是神仙人物似的……可這號脈抓藥的事,哪能兒戲?”一個挎著菜籃的老嫗搖搖頭。
只是圍觀者雖然越來越多,可當看著坐于桌前充當醫師的顧少安時,周圍的人卻是沒一個上前,權當城中有錢人家的少爺姑娘出來玩鬧。
而被眾人這樣圍觀且輕聲評頭論足,別說周芷若了,即便是楊艷都有幾分不適的感覺。
兩人本能的看向顧少安。
卻見顧少安坐于桌前,如淵渟岳峙,哪里有半點不適?
見此,兩人紛紛深吸一口氣,再次抬頭時,只覺方才那種局促的感覺已經減少了許多。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