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嫌棄。
很多藥農藥商,為了藥材防蟲易保存,都會使用硫磺熏制藥材。
甚至于逢年過節,百姓們蒸上供的饅頭棗花,偶爾也會在蒸籠里放一碗點燃的硫磺,如此蒸出來的饅頭會白亮白亮的。
對于貧苦百姓而,摻雜了些微的硫磺殘留,比起吃不起藥而,微不足道。
大叔一口答應,還分外感激。
靜初立即命伙計取過紙筆,提筆開方,然后現場抓藥。
旁人一見,竟然還有這樣好事,也紛紛開口相求。
靜初來者不拒,讓大家排隊,井然有序地逐個問診。
大家四處奔走相告。
等嚴院判進宮一趟,再回太醫院,胡同里已經排起長龍,一直排到大街之上。
他頓時氣急敗壞,上前阻攔:“白靜初!太后娘娘有令,這些藥材不得再行售賣,你是要抗旨不遵嗎?”
靜初望聞問切,不做理會。
宿月上前:“我家小姐可并未售賣,這些藥材分文不取,不算抗旨吧?”
“你們藥材以次充好,這是坑害鄉民!”
“這些藥好不好,大家心里自然有桿秤。更何況,就憑我家小姐的醫術,就算這些藥真是以次充好,一樣能藥到病除。”
免費的,誰會嫌不好?
百姓異口同聲:“我們自己樂意,不勞你這人多管閑事。”
“你太醫院只為達官貴人看診,就不許白小姐為百姓義診施藥么?又沒有搶你太醫院的生意。”
“對,就算是假藥,我們都認了。”
“這些分明乃是上等藥材,是誰瞎眼造謠,說是以次充好?秦家定是得罪了什么貪官吧?”
一片聲討的熱浪,義憤填膺,直接將嚴院判拍進了太醫院里。
他是一點招都沒有。
第二日。
太醫院沒等開門,前來問診的百姓就已經將胡同擠得水泄不通。
甚至有人徹夜等候。
尤其是昨日最早看診的百姓,服下湯藥之后,覺得甚是有效,一傳十十傳百,那場面就跟攻打城門似的,爭先恐后。
畢竟,時間有限,先到先得。
前來太醫院當值的太醫,都擠不進胡同里來了。
更遑論那些想要請太醫看診的達官貴人。
家里有病人,卻擠不進太醫院,也請不到御醫,干著急沒辦法。
這陣仗很快就驚動了錦衣衛,還以為有刁民聚眾鬧事,氣勢洶洶地趕過來,一聽是有人在義診施藥,里面擠著的,都是看不起病的老弱病殘。
這事兒沒法管,扭臉走了。
走了還不算,池宴清得知消息之后,以維持秩序的名義,又派了一隊錦衣衛前來。
銀槍銀甲,威風凜凜,令宿月等人腰桿更直了。
嚴院判也沒有想到,事情竟然鬧騰這么大。
真是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個爛攤子,如今想收拾也收拾不了了。
就盼著,這些藥材趕緊送完,將白靜初這個瘟神送走。
靜初年歲雖小,但天資過人,過目不忘,悟性極高,非但博覽群書,又得白老太爺親傳,醫術自然不凡。
后來香河三年,李公公為了活命,也為她搜集了許多名醫典籍,她更是如虎添翼。
這幾日憑借著高超醫術,與鬼門十三針,在百姓圍觀之下,一次次起死回生,創造下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
當初在疫所,全面封閉,她又是以癡傻憨女的身份,功勞全都被白景安冒領了去。
關于她的醫術,并沒有在上京城激起太大的浪花,甚至于可以說,默默無聞。
直到那夜與白家反目,百姓們才知道,白家這個裝瘋賣傻的義女,竟然還懂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