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就勝在確實漂亮!”
    朱元璋摩挲著冰涼的玻璃板,聽著解說心潮起伏。過了許久才神色復雜地抬頭:
    ”惟庸啊,朕都不知道該夸你還是罵你。”
    ”放著正經官職不好好當,整日游手好閑,偏又能琢磨出這等奇物。”
    ”你究竟怎么想的?”
    ”怎么就弄出這么個東西來!”
    胡大老爺不以為忤,反而得意洋洋地攤開雙手:
    ”臣就是這么個人!”
    ”愛玩愛折騰!”
    ”陛下早知道的,臣這輩子功名利祿都到頂了。”
    ”除了男人都喜歡的美人美酒,總得找點樂子打發時間。”
    ”這些小玩意兒,就是閑著無聊搗鼓出來的。”
    ”反正臣家底厚實,失敗了重來就是。”
    ”工錢原料都負擔得起,時間又充裕,慢慢嘗試總會有成果——您瞧,這不就搗鼓出來了?”
    這番歪理邪說讓朱元璋哭笑不得,卻又不得不承認確有幾分道理。
    說到底,胡大老爺這種既有錢財又有閑暇的人物,只要不是結黨營私圖謀不軌或是欺壓百姓,培養些小愛好倒也無可厚非。
    難不成他堂堂大明天子連別人府上的私事都要插手?
    「你搗鼓出這新鮮玩意兒,專程跑來宮里,就為了炫耀?」
    朱元璋漸漸平復心緒,直截了當地詢問起胡大老爺的來意。
    以他對胡大老爺的了解,此人絕非勤快之輩。
    若只是研制出件精巧玩物,胡大老爺雖不會刻意隱瞞,但也絕不可能火急火燎地進宮面圣。
    既然親自前來,必有深意。
    果然,朱元璋沒猜錯。
    「陛下圣明,一猜即中。臣此番前來,正是想與陛下合伙做筆買賣。」
    「喏,就是這玻璃生意!」
    「什么?」
    朱元璋再度驚得站起身來。
    他簡直懷疑自己今日是否耳背,否則怎會接連聽到這般出人意料的話語。
    胡大老爺本就是為此事而來,自然要詳細說明。
    「陛下沒聽錯,臣就是想拉您一同經營這樁生意!」
    「您可別小瞧此事,臣之所以邀您參與,實在是這買賣利潤太過驚人。」
    「說句掏心窩的話,即便臣在大明也算有些根基,仍覺得單憑一己之力難以掌控這潑天富貴。」
    「思來想去,唯有與陛下聯手最為穩妥。試問這天下,還有誰能勝過咱們君臣同心?」
    是否有人能勝過君臣聯手朱元璋不得而知,此刻他只覺腦中嗡嗡作響。
    活了大半輩子,連孫輩都已繞膝的年歲,他還是頭一回被人拉著經商。
    早年有人帶他行乞,有人邀他造官,種種離奇經歷不勝枚舉。
    但這做生意,當真是破天荒頭一遭。
    細細品味胡大老爺方才那番話,朱元璋漸漸回過味來。
    利潤驚人?
    利益滔天?
    連惟庸都兜不住?
    所以要拉上自己?
    君臣合伙斂財?
    嘶——
    怎么越想越覺得心跳加速呢?
    朱元璋貪財吝嗇的脾性,不僅胡大老爺這些老兄弟心知肚明,他自己也毫不避諱。
    既然眾人都知曉,索性也就不再掩飾。
    低頭摩挲著手中流光溢彩的玻璃板,回味著胡大老爺描繪的龐大利益,朱元璋的雙眼驟然放出精光。
    「來來來,惟庸,這事兒,咱看大有可為!」
    ”來來來,咱們好好嘮嘮,這君臣聯手的事兒咋整的!”
    ”就不怕傳出去名聲不好聽?”
    說真的,朱元璋在所有皇帝里頭,算是最不在乎虛名的。
    不過他不在乎的,是那種”流芳百世”或者”遺臭萬年”的身后名。
    老朱心里跟明鏡似的,就憑他這么折騰官員,動不動就大開殺戒,在官場上肯定落不著好名聲。
    官員跟讀書人又是一家子。
    再想想史書都是這幫讀書人寫的,干脆就不抱指望了。
    朱元璋看清了這些官員和讀書人的嘴臉后,再想想自己的抱負,也就不在乎身后名了。
    但另一面,老朱特別在意老百姓怎么看他。
    他最怕的就是被老百姓罵成禍國殃民的昏君。
    因為他就是從那種苦日子里熬過來的!
    他爹娘、哥嫂都是活活餓死的,那段黑暗歲月他永遠忘不了。
    這種矛盾心理看著不太理智,卻恰恰說明朱元璋是個有血有肉的人。
    是人就會有糾結的時候。
    說到胡大老爺提的這檔子事,朱元璋琢磨半天終于開口了。
    ”嗯,這事真能賺大錢?”
    胡大老爺一聽老朱這么問,心里就有底了。
    他摟著朱元璋的肩膀笑著說”陛下您想啊!”
    胡大老爺指了指朱元璋手里攥著的玻璃板,”您這當皇帝的什么好東西沒見過?”
    ”連您都覺得稀罕,別人看了還不得搶著要?”
    ”再說了,現在給您看的這塊板子是最簡單的樣品。”
    ”真要賣的時候,花樣可就多了去了。”
    ”茶杯、碟子、大小碗盞、花瓶、鏡子”
    ”能做的樣式數都數不過來!”
    ”您說這買賣能不賺錢?”
    朱元璋聽得直咽口水。
    好家伙!
    光聽這陣勢,就知道絕對是暴利。
    他現在連成本都懶得問了。
    反正不管成本多高,跟售價比起來都是小意思。
    就像胡大老爺說的,連皇帝都覺得稀罕的東西,誰見了不得眼紅?
    胡大老爺還在繼續掰扯呢。
    ”微臣以為,國內生意不必太過復雜,咱們要做的是長遠生意。”
    ”臣計劃將應天城內有名望的富商都召集起來。”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