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毛驤索性放棄掙扎,攤了攤手。
    “那當然不可能!”
    “我若敢這么做,恐怕當天就會被皇上處斬!”
    “正是如此!”
    胡大老爺再次-->>瞪了毛驤一眼,語氣不滿。
    “既然你已從探子那里得知我的情況,就該明白,我從不煉丹修玄。”
    “我只是練練八段錦,跑跑步,便有了今日模樣。”
    “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天賦異稟,加之無官一身輕。”
    毛驤聞,無奈地點頭。
    即便他不愿承認,此刻也不得不承認,胡大老爺的強健與自在,靠的是天賦而非仙丹妙藥。
    這段尷尬對話結束后,毛驤終于說明了來意。
    “胡大老爺,陛下竟派你這錦衣衛指揮使大駕光臨,就為了一點辣椒?”
    毛驤面對胡大老爺的驚訝,只能尷尬地點頭。
    “宋利何在?莫非他已不在人世?”
    “這等跑腿小事,怎不讓太監去辦,反倒勞煩你這錦衣衛指揮使?”
    胡大老爺的質疑讓毛驤更為尷尬。
    他苦著臉,近乎哀求地看著胡大老爺:“胡爺,就別再問了!再問我就更傷心了!”
    “當時皇上吩咐此事時,宋利就在旁邊!”
    “那家伙裝作聽不見,一不發!”
    “皇命難違,我也只能親自跑一趟了!”
    “但路上我也想通了,宋利那老家伙是覺得來您這兒要辣椒失了顏面,所以才不開口,全推到我身上他才樂意!”
    胡大老爺看著絮絮叨叨的毛驤,無以對,心中暗道:這家伙真是厚顏無恥。
    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只能取些辣椒將他打發走。
    “罷了,罷了,說到底還是陛下嘴饞!”
    “我這就去給你取辣椒!”
    “唉,你一個錦衣衛指揮使混到這般田地,真叫人無語!”
    胡大老爺不想再與毛驤啰嗦,披著衣服,敞著衣襟,大步流星地離去。
    給毛驤的辣椒,自然是早已摘下的那些,且籽已去得干干凈凈。
    無需憂慮明年種子匱乏。
    即便辣椒籽用盡,余下辣椒亦足夠朱元璋享用。
    老朱此人,見臣子家有珍寶,竟遣錦衣衛指揮使前來索取,真乃貪心地主行徑。
    對此類人,何須多?
    略施小惠打發即可,余者休想。
    此物非比土豆、番薯那些能救饑饉、活人無數的糧食。
    辣椒不過調味之物,未來或可成家傳產業。
    自當謹慎保管,不可輕易外泄。
    胡大老爺命毛驤筆錄諸般叮囑與禁忌后,毫不留情將其逐出府邸。
    毛驤任務既畢,不甚介懷,只盼速回宮復命。
    畢竟,朱元璋正盼此物解饞。
    入宮獻上,朱元璋果然興趣盎然,迫不及待親赴御膳房。
    御膳房內,專司朱元璋膳食者,乃胡府舊廚。
    對他們而,入宮并無多少益處,既無技藝可學,亦不如胡府自在。
    唯得多一個御廚之名,及些許珍稀食材罷了。
    然而,正因出身胡府,其見識遠勝尋常廚子。
    朱元璋與毛驤踏入御膳房,剛一提及調料之事,御廚便緊鎖眉頭,對朱元璋道:
    “陛下,能否詳細告知小臣這調料的用法及其風味?”
    “陛下應知,調料使用需謹慎,否則佳肴變劣食。”
    “調料若處理不當,實在難以下咽!”
    朱元璋聞,略顯訝異,隨即轉向毛驤問道:
    “惟庸將此辣椒交予你時,有無說明相關事宜?”
    毛驤本欲稍后再提此事以邀功,但見朱元璋詢問,不敢隱瞞胡大老爺之功。
    他迅速自袖中取出之前胡大老爺講解時,他詳盡記錄的信息,緩緩道:
    “此名辣椒,辛辣至極,食者臉紅、舌燥、體熱,但作為調料……”
    毛驤有條不紊地復述著記錄的內容,每一條皆是胡大老爺的叮囑。
    其中不乏專門要求他記下轉告廚子的細節,畢竟辣椒的使用終需經廚子之手。
    更有數道胡府特有的菜肴,需用到這辣椒。
    旁人或許聽得一頭霧水,但這位胡府出身的御廚卻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他對胡大老爺發令、他執行的模式再熟悉不過。
    特別是紀要中特別提及的幾道適宜搭配辣椒的菜肴,實為胡府獨創。
    即便皇宮已備有辣椒,若無胡大老爺的指示,誰敢輕易添加這不明之物?
    “聽明白了嗎?明白了,就趕緊給朕做道菜來試試!”
    朱元璋聽二人啰嗦許久,心生厭煩,便催促起來。
    鄭老三略作思索,向朱元璋稟報道:“陛下,若只為嘗鮮,方才記錄中有一道老爺推薦的菜肴極為適宜,既下飯又美味,頗為開胃。小的這就試著做做,請您品嘗?”
    朱元璋聞大喜:“甚好!”
    “既然是惟庸推薦的,定不會差!”
    “你速去準備,朕在此等候!”
    鄭老三隨即行動起來,依照記錄中的食譜,從洗菜、備料到切菜,井然有序地開始制作朱元璋的特制美食。
    不久,一股略帶刺激性的香氣彌漫開來,一盤紅綠相間、熱氣騰騰的菜肴被端到朱元璋面前。
    “陛下,按老爺所說,此菜最好搭配一碗大米飯。”
    “老爺有,這菜專為下飯而生。”
    “請陛下品嘗。”
    其實,鄭老三此次烹制的并非什么高級菜肴,而是他初次嘗試辣椒所做的最簡單的一道辣椒炒肉。這道菜最能展現辣椒的風味,若以重油重鹽炒制,極為下飯。
    朱元璋嘗了第一口后,便欲罷不能。
    “嗯,美味!”
    “惟庸推薦的這辣椒確實不凡。”
    “朕不過隨意吃了幾口,便覺不配白米飯都不盡興。”
    “而且,這菜式與宮中以往所做截然不同。”
    “那些菜肴雖精致,卻讓人不忍下筷。”
    這道菜,貌不驚人,實則美味可口,十分下飯,真不錯!
    對于朱元璋而,他對食物的追求與豪門貴族大相徑庭。
    他心中仍保留著百姓最質樸的觀念:不必花哨,能下飯便是好。
    有肉,下飯,便是佳肴。
    兩碗米飯下肚,朱元璋擦了擦嘴,笑著吩咐道:“老三,快,再給我做一份剛才的辣椒炒肉,連同米飯一起,我要給皇后嘗嘗。”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