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朱元璋此刻需等待胡大老爺的到來。
    因為他心中有些拿不定主意。
    此前,唯有胡大老爺堅信海貿能帶來巨大的財富,但無人信服。
    盡管朱元璋最終批準了遠洋海貿計劃,實則并未太過重視,更像是試探,成功與否皆可接受。
    這種態度讓朱元璋此刻感到迷茫。
    俗話說,舍棄到手的錢財難啊。
    既然已經嘗到甜頭,怎能輕易放手?
    更何況,這只是初步嘗試便收獲頗豐,未來如何?
    朱元璋一想到未來的前景,心中便燃起熱望。
    此時,胡大老爺緩緩步入。
    “臣胡惟庸,參見陛下!”
    胡惟庸正行禮間,朱元璋已迫不及待地靠近,拽著他走到一旁。
    朱元璋毫不避諱,直接將傅友德的急報塞到胡惟庸手中。
    “惟庸,先看看這個!”
    “然后,給朕講講,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朕總覺得心里不踏實。”
    胡惟庸聞挑眉。
    盡管宋利早有提示,但見朱元璋如此模樣,胡惟庸心中仍覺一陣快意。
    當初自己費盡口舌,才讓朱元璋吝嗇地派出艦隊。
    如今賺錢了,知道急了?
    你也有今日!
    胡惟庸腹誹一番后,才展開手中的絹帛閱讀。
    前面的奉承之詞,他一眼掠過,直奔主題。
    望著那天文數字般的收益,胡惟庸面色不改。
    匆匆一瞥后,他便毫不猶豫地將絹帛遞回給朱元璋。
    “臣已閱畢,陛下欲與臣商議何事?”
    朱元璋望著胡惟庸的淡定模樣,一時無語。
    “呃,惟庸,你就不覺得驚訝?”
    “這可是一筆巨款啊!”
    胡惟庸淡然答道:“臣記得當初勸陛下組建船隊出海時,便說過收益定會驚人。”
    “現在看來,臣所非虛。”
    望著胡惟庸的淡定,朱元璋自覺剛才的激動猶如土鱉。
    但他無可奈何,因為深知這是胡惟庸在發泄不滿。
    當初,我堅決不愿涉足此事,多虧胡大老爺一再勸說,我才勉強同意。
    如今我這前后的態度變化,著實有些羞愧。
    但朱元璋這人,一旦見到好處,面子便不再那么重要。
    他摟著胡大老爺的肩膀,笑道:“惟庸啊,以前是我沒你看得遠!”
    “現在看來,還是得靠你!”
    “我錯了!”
    “我給你道歉!”
    “哈哈,你給我講講,這事兒以后該怎么辦?”
    “還能繼續嗎?”
    胡大老爺見朱元璋認錯道歉,也明白適可而止。
    能把朱元璋逼到這個份上,已是極限。
    他脾氣可不好,這樣已是難得。
    于是,胡大老爺轉入正題:“此事有利無害,自然要繼續,而且還要擴大規模。”
    “陛下,大明農業、紡織雖好,但僅靠內部消費,發展緩慢。”
    “百姓手頭拮據,哪舍得買好布?”
    “布都不要,更別說瓷器等奢侈品了!”
    “可這些生產需要大量人手和工錢。”
    “若能將產品平價收購,運往海外番邦。”
    “百姓得工錢,工坊主得利潤,大明得稅金和貿易利差!”
    “一舉四得!”
    “至于番邦,他們的金銀不能吃不能喝,不如換大明的心愛之物!”
    “這樣大家都得益!”
    胡大老爺這番話讓朱元璋站在那里笑得合不攏嘴。
    其實,這些內容胡大老爺之前已與朱元璋提及。
    但那時的朱元璋,能信一成已是難得。
    他權當是聽故事罷了。
    而今,大批金銀即將到手,前景燦爛。
    此刻若還不信,簡直是對那些金銀的輕視!
    然而,朱元璋雖樂,卻也理智。
    他一把拉過胡大老爺到御案旁,示意宋利搬來凳子。
    兩人隔著御案對坐。
    朱元璋一本正經地問道:
    “惟庸,我還想繼續賺這錢,越多越好。”
    “你給我個計劃!”
    “我信你!”
    (本章完)
    聽著朱元璋這話,望著他一臉誠摯,胡大老爺有些無奈。
    并非他不知道,而是上次已說得詳盡。
    結果朱元璋上次聽過就忘,白費口舌。
    這次見有利可圖,便來了精神,又只纏著他一人。
    專挑他一人折騰啊!
    胡大老爺長嘆一聲,直不諱:
    “陛下,這些,臣上次已向您詳盡闡述。”
    “您這是當聽書呢!”
    “僅當樂子?”
    朱元璋被胡大老爺這番話說得有些尷尬。
    上次,胡大老爺為了促成出海貿易,真心誠意地給老朱上了一堂詳盡的課程。
    他分析了各種可能遇到的問題與潛在好處,說得極為細致。然而,老朱當時并未留心,很快就忘了。
    后來眼見貿易賺錢,老朱又來詢問。這自然讓胡大老爺心生煩躁,畢竟他本就厭惡重復勞動。
    朱元璋見狀,只得再次向胡大老爺道歉,說道:“惟庸啊,我這不是年紀大了,記性不好嗎?以后你說這些重要知識時,我自己拿紙筆做筆記,如何?”
    胡大老爺聽后,雖然有些無奈,但也不好再發作。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既然陛下想知道,那我就根據當前情況,詳細說說。”
    朱元璋一聽,頓時來了精神,真的拿起毛筆,沾了墨汁,一臉期待地看著胡大老爺。
    胡大老爺見狀,直接切入正題:“陛下,目前大明的船隊確實賺錢了。但我們必須眼光長遠,弄清楚賺錢的原因,這樣才能長久且越來越多地賺取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