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家伙真是太倔了!”
    “都到這份上了,還硬撐什么?”
    “好處都給你說得一清二楚了,難道就為了那點面子就要硬抗到底?”
    “這簡直無法理解!”
    “真是的,就不該跟這老家伙啰嗦這么多,真煩人!”
    盡管胡大老爺心中諸多不滿,但既然已經聊到這個份上,總不能半途而廢。
    望著眉頭緊鎖、面色陰沉的朱元璋,胡大老爺決定采取更直接的方式。
    “陛下,咱就不拐彎抹角了!”
    “我就問,大堆的黃金白銀,還有肥沃的良田,你動心不動心?”
    老朱這回沒再繼續沉默,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
    “這些,我確實想要!”
    胡大老爺心領神會,一拍手,興奮地說:
    “那你按我說的做,我保證你能財源滾滾,還能擁有眾多良田,如何?”
    “想要銀子良田?容易!”
    “我都能幫你實現!”
    ---
    其實說到此刻,朱元璋已不再懷疑胡大老爺的用意。
    因為胡大老爺說得太清楚了。
    至少是把自己的打算、做法說得一清二楚。
    就是希望大明大力發展,迅猛前進。
    而與大明緊密相連的胡大老爺,就能在家坐享其成,品味大明日益強盛的甜美果實。
    就是這個打算。
    雖然手段狡猾。
    但……朱元璋卻踏實了。
    “呃,惟庸啊,你給咱講講吧。”
    “你也清楚,咱在這些新事物上,確實沒你那些想法和見識!”
    朱元璋難得地服了軟,這讓胡大老爺恨不得立刻高聲歡呼。
    這種感覺,實在太好了。
    總算是擺脫了之前的郁悶。
    然而,胡大老爺并未太過張揚。
    因為他深知,老朱這人,固執得像頭驢。
    他就是認準了自己的那點認知,根本不愿改變。
    現今機會難得,需迅速扭轉認知。
    一旦錯過,再難復尋。
    念及此,胡大老爺稍作思考,決定從朱元璋最熱衷的財事著手。
    “陛下,咱們深入談談吧!”
    “您看,這里是應天城、金陵,不遠處便是松江、姑蘇,直至南邊的閩越,沿海一帶。”
    “這些地方,天然良港眾多,陛下深知吧?”
    胡大老爺不再空談,徑直取過朱元璋案上的紙筆,開始勾畫。
    朱元璋對大明疆域了如指掌,一眼便明。
    “知曉,繼續說。”
    胡大老爺在圖上的幾個要點重重圈出,鄭重道:
    “海上航行者,皆為大船。”
    “大船方能抵御遠洋風浪,承載重物。”
    “因此,這些港口乃陛下需關注之重地。”
    “未來貿易,必聚于此。”
    “以松江為例,既臨海外,又倚長江。”
    “此地天然接納長江順流之內陸物產。”
    胡大老爺在松江標記旁輕描一線,意指長江。
    朱元璋知曉,此乃長江之象征。
    “內陸物產皆經長江匯聚松江。”
    “松江物產之豐,不而喻?”
    朱元璋皺眉,點頭認可。
    他雖看懂了這些內容,卻仍不明白其中的益處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