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乖女,你放心,此事爹替你擺平!”
    朱元璋既已拍胸脯保證,自非戲。&lt-->>;br>
    然而,馬皇后安撫好由悲轉喜的女兒后,便攜朱元璋步出殿門。
    抵達坤寧宮,馬皇后遣散旁人,神色凝重地望著朱元璋。
    “重八,你老實告訴我,究竟打算如何?”
    “婚姻大事,需兩情相悅、門第相當,你可別胡作非為!”
    “免得你一番魯莽行事,反倒害了兩家的孩子!”
    朱元璋聞,頓時不樂意了。
    “妹子,你這是說的什么話?”
    “我豈非為了咱們這個家?”
    “再說,我還沒做什么呢,你就這般說我,我做了啥?”
    朱元璋一臉委屈,若非平日不輕易落淚,此刻怕已淚眼婆娑。
    畢竟,誰心中還沒點孩子氣呢。
    馬皇后見朱元璋這副委屈樣,不禁一愣,隨即笑出了聲,輕輕拍了他兩下。
    “你這副模樣是演給誰看呢?”
    “我還不了解你?”
    “若我不提醒你,你還不知會惹出什么亂子!”
    “這樣吧,你先說說,你打算如何解決此事?”
    朱元璋瞧著馬皇后這般窮追不舍,索性倔強到底。
    “哼,你不信我能把事情辦得漂亮?”
    “那你就什么也別問,等著瞧好了。”
    “反正賜婚圣旨已下,我總不至于連臉面都不要了吧?”
    “我就一個念頭,咱閨女,定要風風光光地用大紅花轎抬進胡惟庸府上,拜堂成親!”
    馬皇后見夫君如此篤定,便不再多問,仿佛先前的質問只是場玩笑。她深知,朱元璋脾氣一上來,誰也勸不動。再者,她也好奇朱元璋會如何解決女兒的婚事。考慮到朱元璋平日對安慶的態度,他應該不會太過離譜。然而,馬皇后不知,朱元璋此刻已心生一計。心想,胡惟庸能迅速行事,我為何不能?既然要行動,那便大家一起吧!
    朱元璋心中有了計較,便不再焦急,與馬皇后一同端起飯碗,笑容滿面。三日時光匆匆流逝,轉眼便是胡家少爺胡仁彬的大婚之日。胡府僅多了些紅綢與喜字裝飾,并無太多隆重之感。胡大老爺未大肆邀請賓客,只求盡快完成婚禮。
    胡大老爺深知朱元璋的性子,看似幾日無動靜,實則可能在背后謀劃。朱元璋極好面子,抗旨不遵之事,不僅影響兩家,更是對朱元璋的極大侮辱。以朱元璋的性格,定會想辦法報復。因此,胡大老爺只能再提速,不顧婚禮是否隆重,只求走完流程,讓世人知曉逆子娶了國子監祭酒老李家的閨女。婚禮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這日清晨,天未亮,胡仁彬便被胡義從床上拽起。
    “少爺,今日是您的大婚之日,不能再睡了,得趕緊打扮起來!”
    “快點,馬上就要去迎親了!”
    “這可是人生大事,不能丟了胡府的顏面!”
    面對老管家的催促,胡仁彬心中暗自嘀咕。
    ‘顏面?什么顏面!’
    ‘我現在還一頭霧水呢!’
    ‘怎么莫名其妙就多了一個媳婦?’
    ‘要不是過年時我跟爹提起,他可能早就把我的婚事忘了!’
    ‘結果一轉眼,媳婦都快進門了!’
    ‘真是奇妙!’
    盡管心中諸多抱怨,胡仁彬還是不敢表露出來,乖乖起床,任由眾人擺布。
    他換上新衣,頭發被抹上厚厚的頭油,油光锃亮。
    胸口還綁著一朵巨大的紅綢花。
    早飯后,時間緊迫,在胡大老爺的不斷催促下,胡仁彬面無表情地翻身上馬,開始迎親。
    后面跟著迎親隊伍、鼓樂班子以及花轎。
    長長的隊伍從胡府出發,一路上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按照計劃,在應天城主要街道繞行后,隊伍來到了一處幽靜的坊市。
    這里居住的都是翰林、國子監等清貴官員。
    胡仁彬身為官員,也不覺自卑,領著隊伍順利進入。
    一番折騰后,包括催妝詩等環節,胡仁彬略顯疲憊,終于將老李家的姑娘接上花轎。
    望著這位蓋著紅蓋頭、身姿曼妙的姑娘,胡仁彬心中稍稍安定。
    已成功邁出一大步。
    只需完成迎娶儀式,此事便圓滿。
    然而,他渾然不知,同一時刻,禁宮城門大開。
    一頂與胡仁彬隊伍如出一轍的花轎,內坐一位同樣蒙著蓋頭的女子,堂而皇之地朝某處行進。
    巧之又巧,兩隊于街市不期而遇。
    常理之下,無論是胡仁彬還是對方,稍作避讓即可。
    畢竟皆為喜慶之事,何須鬧出不快,自找晦氣?
    但對方抬轎之人,仿若突然失明,竟直直地將花轎撞向胡仁彬隊伍的花轎,發出巨大聲響。
    雙方皆是八抬大轎,撞擊之力甚猛,一時間,眾人東倒西歪,亂作一團。
    直至胡仁彬連聲吆喝,這些剛成滾地葫蘆的人才重新站起,抬起花轎,各自歸隊。
    胡仁彬回首一望,心中暗自嘀咕,自家花轎是否過于嶄新?
    怎與晨時那頂有所差異?
    -------
    今日,胡大老爺正襟危坐,擔當父輩角色,迎接新人的禮拜,故而特意裝扮了一番。
    身著華麗莊重的斗牛服,頭戴看似簡約實則昂貴的玉冠與玉簪,到場賓客無不贊嘆“胡公風采”!
    此番裝扮之下,許久未能與胡大老爺促膝長談的親友們驚訝地發現:
    咦……
    胡大老爺莫非真的得道成仙?
    似乎也就兩三年未見,變化竟如此之大?
    昔日胡大老爺身為丞相時,他們是頻繁登門的至交。
    然而,近些年交往稀疏,如今近距離端詳,胡大老爺竟似年輕了幾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