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下半場的專業考試,胡大人早在開始時便已規劃妥當。
    ”
    “每位考生各自報考,不同職位由不同衙門的官員負責命題。
    ”
    “因此,雖然許多考生抱怨題目依舊艱難,但六部官員們卻一致支持胡大人。
    ”
    正低頭聽毛驤解說的朱元璋,不知何時抬起頭來。
    最后更是驚訝得張大了嘴。
    惟庸真是厲害!
    簡單的一個考試都能玩出新花樣!
    很不錯!
    非常好!
    ()
    ------------
    “嗯,考生們抱怨試題太難?”
    “毛驤,詳細說說,都出了哪些題目?”
    對于胡大人的舉措,朱元璋其實很感興趣。
    因為以往的科舉或許存在不足,但這次能吸引六部主動參與并支持,那就說明這次考試必定質量上乘。
    否則,平日里畏首畏尾的六部官員怎會如此迅速地公開表態?
    朱元璋對官員向來缺乏信任。
    所以,他毫不懷疑自己的判斷。
    果然,隨著毛驤詳細講述各場考試中的重點題目,朱元璋啞口無。
    “就這些?”
    “這不是六部職責范圍內的事嗎?”
    “這樣的題目,一心想要入仕的學生覺得難?”
    “莫非他們以為做官就能輕松享受俸祿?”
    “難怪惟庸保持沉默,六部官員確實底氣十足!”
    “咱們得承認,這次惟庸和六部的表現相當出色!”
    “就應該這樣,來了就要干活!”
    “連活都不會干,難道是把他們招進來當閑人白吃飯的嗎?”
    毛驤對朱元璋這直截了當的批評并不陌生,幾乎天天都能聽到。
    他深知朱元璋的性格!
    在朱元璋看來,官員必須干活,否則對不起國家給的俸祿。
    胡大人這次的做法,完全戳中了朱元璋的痛點。
    簡單直接,沒有復雜的套路,就是考核學子最基本的能力!
    有這個能力,就能進入六部或應天府衙等機關任職。
    如果沒有,那些只會空談的人就趁早離開。
    這種方式非常符合朱元璋的喜好。
    沒錯!
    就該這樣選拔人才,這才是真正能干實事的人。
    之前的科舉選出的,都是一些光會夸夸其談卻毫無作為的廢物!
    “對了,惟庸后面不是還有個面試嗎?”
    “面試具體是什么情況?”
    朱元璋突然想起,似乎還有個重要的環節被他忽略了。
    他急忙向毛驤詢問。
    然而,身為錦衣衛指揮使的毛驤也被問得一臉茫然。
    他無奈地拱手認錯。
    “陛下,這件事我確實不知情!”
    “已經完成的部分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我可以打探消息。
    ”
    “但面試還沒進行呢!”
    “而且,面試的具體方式和目的,恐怕只有胡大人自己明白!”
    朱元璋聽完毛驤的話,倒也沒發脾氣。
    毛驤不過是個密探首領,根本算不上深謀遠慮的謀士。
    這種事不是簡單的打聽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揣測胡惟庸的意圖。
    想到這里,朱元璋突然轉向另一個人問道:
    “宋利,你覺得胡惟庸到底想做什么?為何在筆試結束后還要增加面試?我們看這面試似乎沒什么必要。
    ”
    宋利平時看起來只是個皇室仆從,只做些跑腿的事。
    但實際上,能在朱元璋身邊服侍這么多年,必定有些本事。
    面對朱元璋的問題,宋利恭敬地回答:
    “回稟陛下,胡大人可能是想看看這些學子的談吐、行為和應變能力。
    ”
    “哦?這話怎么說?談吐和行為我們可以理解,但應變能力是什么意思,你詳細解釋一下。
    ”
    朱元璋沒想到宋利提出的這個想法竟如此新穎。
    宋利思索片刻后說道:“陛下,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上司和前任丞相面前應對自如的。
    ”
    “但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一定是智謀過人、胸有成竹的人。
    ”
    “但如果結結巴巴、語無倫次,這樣的人在胡大人眼里恐怕不值得錄用。
    ”
    朱元璋聽后豁然開朗。
    對!
    就應該這樣!
    只有文武兼備的人,才配領取朱元璋的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