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老朱你這是要整我?
    上次當主考官才多久?
    怎么隔了幾個月又要讓我再來一次?
  &nb-->>sp; 更關鍵的是,這次是要招賢納士直接授予官職!
    這么重要的事情,涉及面廣、責任重大,你怎么就直接交給我了?
    這不是害人嗎?
    老朱這小子,良心是壞透了!
    ------------
    “陛下,懇請您收回命令,臣年邁體弱、疾病纏身,實在無法勝任如此重任!”
    胡大老爺立刻想到的就是推脫和甩鍋。
    傻瓜才會去干這種事。
    上次擔任科舉主考官的經歷,胡大老爺至今記憶猶新。
    他費盡心思,才避免了自己的名聲毀于一旦!
    若當時沒為難那些考生,這次李善長案曝光時,自己恐怕也會受到牽連。
    他對朱元璋的多疑性格毫無信心。
    這個老朱最容不下任何可能威脅皇權的存在。
    即便只是極小的一部分,也絕不能接受。
    這下麻煩了,好不容易熬過了科舉的事情,現在竟然又要重新進行?
    關鍵是,這次是要直接選拔官員啊。
    考試結束就能直接任職的那種!
    這影響得有多大啊!
    不行!
    堅決不行!
    朱元璋聽到胡大老爺的話,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他料到胡大老爺會拒絕,但沒想到他會拒絕到這種程度。
    他真想告訴胡大老爺,聞聞自己身上的酒氣和脂粉味吧。
    還有你那唇紅齒白、挺直的腰桿,看起來跟年輕人一樣,你還好意思說自己年老體衰?
    朱元璋無語地搖搖頭。
    “唯庸啊,我們知道你想偷懶,但你也太……”
    朱元璋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形容胡大老爺。
    但胡大老爺卻說,什么偷懶不偷懶的,我們這是為了大明考慮。
    不能讓一個敗類壞了整體氛圍。
    像我這種年老體衰又無才無德的人,應該趕緊回家,出來做事都是對大明風氣的破壞。
    看著胡大老爺越說越夸張,把自己貶低得好像立刻就要被砍頭才能正風氣了,朱元璋趕緊打斷了他。
    胡大老爺意猶未盡地看著朱元璋:“陛下,我真的不適合這份工作啊!”
    “這樣,我給您推薦幾個更適合的人選如何?”
    朱元璋根本沒聽,直接搖頭說道:“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了!”
    “除了你,其他人我都不放心!”
    朱元璋也很無奈。
    這件事看似簡單,隨便找個人都能完成。
    但實際上,沒有足夠的威望和名聲,根本無法勝任這個職位。
    原本按照慣例,遇到這樣的場合,自然是自家的兒子出面更為合適。
    然而此刻朱標正忙著處理李善長的案件。
    此次朱標交給胡惟庸的任務只是基層官員的選拔與吸納,而他所負責的卻是整個中層官員的調整工作。
    俗話說得好,牽一發而動全身。
    一個人的升遷,必定意味著有人要接替他的位置。
    這次空缺的職位不僅限于基層,高層同樣需要補充,而這必然導致中層和基層人員的調動。
    這其中涉及諸多考量與決策,朱標近來每天都得為此事絞盡腦汁。
    他實在無暇顧及基層官員的選拔事宜。
    這不過是組織一場考試并進行評選罷了,有胡惟庸在就足夠了。
    眼見朱元璋態度強硬,胡惟庸深感壓力巨大。
    他并非覺得任務本身繁重,而是擔憂后續可能帶來的風險。
    朱元璋的想法變幻莫測,誰知道哪天一個不留神就觸犯了他的忌諱!
    到時候恐怕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胡惟庸如今已對仕途失去興趣,只是因為朱元璋不允許他離職,才勉強維持這份閑職。
    否則,即便去教坊司也未嘗不可。
    難道不在禮部任職,不管理教坊司,他的待遇還會更差嗎?
    難道他胡惟庸的名聲是徒有虛名嗎?
    因此,盡管朱元璋不斷示好,甚至動用了情感攻勢,胡惟庸依舊堅持拒絕。
    朱元璋面對這位固執的臣子,感到十分無奈。
    胡惟庸是他最為賞識的人選,這一點毋庸置疑。
    若有人膽敢像胡大老爺這般行事,哪怕只達到他一半的程度,此刻朱元璋恐怕早已雷霆震怒,質問對方是生是死!
    但胡大老爺與眾不同!
    他有著獨特的地位。
    一方面,如今兩人已是兒女親家,這使得胡大老爺的地位非同一般。
    另一方面,胡大老爺的能力毋庸置疑。
    無論交給他的任務是被迫接受的,還是別人試圖糊弄過去的,只要他接手,事情必然妥當。
    這樣的助手,朱元璋放手才是奇怪。
    但這并非關鍵,最關鍵的是,在李善長死后,即便胡大老爺不愿承認,但他已成為淮西派系中的領軍人物。
    在當年的同僚中,頂尖文臣且出身淮西的,如今只剩他一人。
    如果連他這樣的“咸魚”都沒有好結果,朝廷必定會有麻煩。
    因此,面對胡大老爺的推諉和無理取鬧,朱元璋選擇了寬容。
    最終,朱元璋被胡大老爺的厚臉皮逼得毫無辦法。
    于是,他違背了自己的初衷,做出承諾。
    這次基層官員選拔考試,仍然交給胡大老爺負責。
    不過,胡大老爺并非長期固定于此,只是暫時兼職,辦完差事即可。
    考試結束后,胡大老爺仍可回去管理教坊司,照舊過他的悠閑生活。
    聽至此處,胡大老爺已無法拒絕。
    罷了,權當加加班吧!
    他也明白,朱元璋已到極限,再糾纏下去,恐怕會當場翻臉。
    那豈不是連安穩日子都過不成?
    唉,又要暫且做牛做馬了!
    胡大老爺終于松口答應了,朱元璋差點激動得熱淚盈眶。
    以往這種事根本不用費這么大力氣,一道圣旨或者口諭就足夠了,絕不會有半點波瀾。
    如今卻為了說服胡大老爺,他幾乎把好話都說盡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