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胡大老爺并非毫無準備,他再次拿出了當初忽悠朱元璋的那套說辭。
禮部官員們個個都是筆桿子,這種既能揚名又能賺錢的好事,何樂而不為?更何況,這還是陛下支持的。
干!干!摸清了內容和規矩的禮部官員們,以胡大老爺都感到毛骨悚然的熱情,紛紛投入到針砭時弊,展現官的風采;”
“你見多識廣,就趕緊寫一篇關于我大明遼闊疆土、偏遠地區的奇聞軼事!”
“這些不僅有錢拿,還能讓你們的聲名遠揚!”
“本官就問你們,每份報紙賣出去,送到各級官員、士子手里,甚至陛下手里,你們的名氣能不能打響?”
“能!”
在場官員們哪里見過胡惟庸這樣開門見山講好處的。
一時間,眾人紛紛響應!
關鍵是,胡大老爺可不是隨便畫大餅,他說的事兒可都是實打實的。
這不,胡大老爺當場就把“獎金激勵方案”起草了出來,讓人謄抄幾份后,掛了起來。
簡單明了,多干活多拿錢!
發表的文章,到時候大家都要過目、討論,誰能上、誰能拿錢,那可是眾人親眼所見的。
在場官員們看著這條件,歡呼聲愈發響亮。
趁著這個機會,胡惟庸當場提出了幾個主題,然后由在場的官員們分組撰寫。
為了未來能持續悠閑,胡大老爺難得耐心,逐一指導手下。
然而,說著說著,胡大老爺的暴躁脾氣就控制不住了。
“你寫的什么鬼東西?這是什么玩意兒?”
“你是不是又把我的話當耳邊風了?”
“除了詩詞歌賦,其他內容要讓老百姓一聽就懂!”
“你這駢文,辭藻華麗、對仗工整,有什么用?”
“重寫!”
……
“靠!我讓你針砭時弊,不是讓你拍陛下馬屁!”
“你難道不認識幾個官朋友?”
“他們平時在朝堂上怎么罵人的你難道不清楚?”
“拍馬屁可以,我也拍,但你得拍得有水準一點!”
“另外,你罵的部分呢?不罵算什么針砭時弊?”
“重寫!”
隨著工作穩步推進,程。
部門規劃、人員配置、開銷、收入、分配……
胡大老爺毫不隱瞞,寫得清清楚楚。
他的主旨很明確:直接成立一個專門機構,負責此事。
而完)
---
對于胡惟庸親自送進宮中的奏報,朱元璋自然不會怠慢,當即放下手頭的奏章,優先處理。
然而,這一眼看過去,朱元璋的眉頭就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