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 第97章 作用在于大明的傳承

      第97章 作用在于大明的傳承

      “惟庸,你剛才說的那個洪武大典,我怎么覺得是個勞民傷財的東西呢?”朱元璋毫不掩飾,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胡惟庸自然不會讓朱元璋繼續這樣想,畢竟他還指望著通過這個職位擺脫丞相的位置。

      “陛下,您這么想也不奇怪。

      畢竟,這東西既不能生財,也不能產糧,反而耗費巨大。

      但實際上,洪武大典的真正作用在于大明的傳承!”

      朱元璋眉頭一皺:“大明的傳承?”

      胡惟庸理所當然地點點頭:“沒錯,就是大明的傳承!陛下,您應該知道,由于暴元的統治,我漢家王朝的許多傳承都中斷了。

      無論是詩詞歌賦、經史子集這些文壇瑰寶,還是農家的肥田之道、墨家的水車、耬車,兵家的戰陣搏殺之道……我漢家幾千年積累的傳承,在暴元這百余年的摧殘下,已經斷了許多。

      甚至有些傳承,如今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畢竟,一般的讀書人看不起農家、墨家的東西,認為它們是奇技淫巧、邪門歪道。

      可實際上,正是這些奇技淫巧,讓糧食產量提高;也正是這些奇技淫巧,讓農戶耕種更加方便!而這些東西,其他人不在乎,只有皇家才會在乎!因為只有皇家和農戶才會想著每年多產幾斗糧食,其他人,根本不在意!”

      朱元璋臉色凝重地看著胡惟庸,聲音有些沙啞地問道:“難道那些地方的知縣、知府,他們就不在意?我記得,我可是交代過的,若是地方增產,那可是大大的政績!”

      胡惟庸輕輕揮了揮手,神色淡然。

      “陛下,您手下的臣子是什么樣子,您心里難道不清楚?”

      “做得好,自然有功勞,可若是做不好呢?”

      “再說,這些技術未必能成功,風險不小,投入的錢又從哪里來?”

      “況且,農家的技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

      “若是費盡心力做到一半,人卻被調走了,怎么辦?”

      “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當官的誰不明白這個道理?”

      朱元璋聽罷,長嘆一聲。

      他并不愚鈍,也不天真。

      他深知,胡惟庸方才所,正是官場最真實的寫照。

      哪有什么為國盡忠?

      不過是滿腹算計罷了。

      有利可圖便上,有風險便退……

      這才是官員們的真實面目。

      然而,越是如此,越顯得胡大老爺的“赤誠之心”難能可貴。

      “惟庸,亂世才能看出忠臣啊!”

      “不過,咱還是想知道,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為何你連丞相之位都能舍棄,偏偏要干這個?”

      胡惟庸明白,這已是最后一關。

      也就是所謂的“交心”時刻。

      無論雙方是否真心,至少這個環節是留給彼此說些“深層次”話的。

      胡惟庸沉思片刻,微微一笑。

      “陛下,臣已不再是二十年前的年輕人了。”

      “如今的臣,地位、名望、身份,該有的都有了。”

      “雖然七情六欲仍在,美食、美色依舊喜歡,但比起二十年前,已少了許多沖勁。”

      “如今,因小月兒即將成為太子妃,臣與皇家已徹底綁在一起。”

      “即便為了自家侄女,臣也只能盡力助大明蒸蒸日上。”

      “不過,臣也不想太累,攬權太多,索性選了這么個清閑職位。”

      “如此一來,既幫了陛下您老朱家,也沒讓自己太受累,順便還能做點小生意。”

      朱元璋聽罷,笑瞇瞇地問道:

      “哦?惟庸還打算做點小生意?”

      “不知咱能否打聽打聽?”

      胡惟庸并未打算隱瞞,或者說,他所謂的新事業,同樣是為了轉移朱元璋的注意力。

      “這事沒什么不能說的,臣打算辦一份報刊,待會兒還要請陛下賜個字!”

      “就叫大明周報吧!”

      “這報刊的作用,跟朝廷的邸報差不多,都是用來傳播朝廷的政策和大事。”

      “不過,朝廷的邸報是給官員看的,內容過于嚴肅。”

      “但臣的大明周報就不一樣了,全篇用大白話,用老百姓能聽懂的語,解讀朝堂上的政策。”

      “到時候,只要有一張報紙,一個念過幾年私塾、認識字的書生,就能把大明的政策講得清清楚楚。”

      “百姓只要明白了,自然就知道,他們縣里編造的那些苛捐雜稅,其實都是胡扯。”

      “更別說上面還會有一些其他信息,聰明人還能從中得到別的信息,發家致富呢!”

      “陛下,覺得這主意如何?”

      朱元璋聽了,還真有些驚訝。

      不說別的,光是眼下提到的這些作用,就值得朱元璋不僅題字,還要鼓勵胡惟庸大力去做。

      沒別的,就沖著能讓老百姓知道皇帝頒布了什么好政策,不讓當地的土豪劣紳糊弄住這些百姓,都值了。

      最后,朱元璋還是同意了胡惟庸的申請,讓他擔任了翰林院編撰。

      干的,其實就是編撰洪武大典并且負責大明周報的事!

      而同時,丞相之位,看來只能另選他人了。

      至此,胡大老爺也終于松了口氣。

      太好了,有請下一位受害者!

      隨后,朱元璋邀請胡大老爺留下來吃午飯,皇宮里收獲了很多土豆,正好可以辦個土豆宴。

      (本章完)

      ------------

      對于胡大老爺來說,只要不讓他當丞相、當苦力,那皇宮就是個蹭吃蹭喝、聊天侃大山的好地方。

      這不,明明是土豆宴。

      可胡大老爺這個上輩子從小吃到大的“慣犯”,卻吃得比誰都香。

      娘的!

      這御廚多少還是有點本事的啊。

      &gt;;瞧瞧這才第一季大規模產出呢,就琢磨出這么多菜來了。

      烹飪手法多樣,食材搭配豐富,真是費盡心思。

      對于胡大老爺這樣前世即便花錢也難嘗珍饈的“平民”來說,如今的大明簡直是美食的樂園。

      尤其是皇宮之中,只要他敢提,御膳房就敢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