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 第79章 未來的國母胡馨月

      第79章 未來的國母胡馨月

      她至今還記得上次胡惟庸來時說出的這個產量時,朱重八的驚訝和狂喜。

      說實話,她也感到高興。

      有了如此高產量的糧食,不僅朱元璋不急了,連她兒子、孫子都不急了。

      朱元璋看著馬皇后關切的神情,哈哈大笑,毫不客氣地攬住她不再纖細的腰,笑瞇瞇地回答。

      “就是這么神奇!”

      “確切地說,比胡惟庸當初告訴我的還要神!”

      “你是知道的,胡惟庸這人一向不愛說大話,很多事情他都藏著掖著。”

      “這次仙糧的事,他估計也留了一手。”

      “如果精心照料、土地肥沃,產量可能還會更高。”

      “標兒也統計了我安排在其他幾個地方試種的仙糧,效果普遍不錯。”

      “哈哈哈,一想到這事兒,我就高興!”

      朱元璋之前心里總有些不安,盡管他相信胡惟庸不會在這種大事上馬虎。

      但這件事關系重大,他不得不謹慎。

      因此,朱元璋決定親力親為,從種地、鋤草、澆水、施肥到收割,都是他這位大明皇帝親自操持。

      他嚴格按照胡惟庸的指導,哪怕有些地方他不太理解,也絕不擅自改動。

      事實證明,胡惟庸在立功這件事上確實沒有半點虛。

      從這次的收成來看,朱元璋笑得合不攏嘴。

      無論是皇宮里他自己種的那塊地,還是其他地方由他兒子負責的田地,凡是種了土豆的,產量都超過了胡惟庸當初的預估。

      顯然,胡惟庸之前的說法還是保守了。

      看到身邊只有宋利這個老內侍,朱元璋輕聲對馬皇后說道:“妹子,這次惟庸可是立了大功啊!依我看,這功勞不亞于開國時徐達攻城略地的功績。”馬皇后先是一愣,隨后笑著點頭:“惟庸這次的功勞確實無可挑剔,而且這功勞還特別有意義,活人億萬、青史留名,真是難得。

      說起來,重八,你當皇帝能有這么多能臣武將,真是該得意了。”朱元璋聽了,哈哈大笑。

      是啊,無勞多大,這些人不還是他的臣子嗎?

      然而,就在朱元璋得意之際,馬皇后忽然想起一件事,臉色一正,說道:“對了,重八,之前跟你提的讓惟庸家侄女給標兒當續弦的事,怎么沒下文了?你可別大意了,東宮女主人關系到方方面面。

      惟庸能力出眾,家教也好,如今又立下大功,這么算下來,東宮太子妃除了惟庸家的馨月丫頭,還真沒別人合適了。”朱元璋聽了,眉頭微皺,也不由得點了點頭。

      對于東宮的事務,每逢牽扯到他們夫婦最為疼愛的胖兒子,他們總是慎重再三,反復權衡。

      如今這事更是關系到大明未來的國母,朱元璋自然更加謹慎。

      他反復思量,最終覺得眼下唯有胡馨月才配得上朱標。

      無論是家世、容貌、才學、性情,還是其他方面,綜合來看,胡馨月都是最佳人選。

      尤其是胡惟庸年紀漸長,越發安分,這一點更是深得朱元璋的欣賞。

      可偏偏上次胡惟庸提起此事時,竟直接拒絕了。

      朱元璋至今仍未想明白,胡惟庸為何會拒絕。

      原本就看好胡馨月的朱元璋夫婦,因胡惟庸的拒絕,反而更加堅定了他們的想法。

      于是,朱元璋索性直接命人去叫朱標過來。

      他打算好好給自家胖兒子上一課!

      (本章完)

      ------------

      朱標本就住在東宮,趕來自然是迅速的。

      可當他匆匆趕到坤寧宮時,一進門便察覺氣氛不對。

      不對啊!

      今天不是土豆豐收的日子嗎?

      這應該是天大的喜事啊!

      怎么母后宮里反倒顯得如此肅穆、壓抑?

      這是出了什么事?

      “兒臣見過父皇、母后!”

      朱標挺著肚子,規規矩矩地向父母行禮,絲毫沒有因為自己是大明太子而顯得張揚。

      這一點,正是朱元璋夫婦最為看重的。

      他們夫婦從戰亂中一路走來,深知大明再也經不起折騰。

      大明容不下兩代雄主!

      經歷了元末亂世,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大明百姓,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

      而朱標知禮、溫和卻不失陽剛與手段,無疑是大明最好的繼承人。

      這一點,不僅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共識,也是大明一眾皇子及朝臣們的共識。

      在朱標還在的時候,若有人膽敢說什么奪嫡之類的蠢話,恐怕聽到的人都會避之不及。

      大明的太子朱標,身形壯碩,坐鎮東宮,穩如磐石。

      然而,此刻的朱元璋并不打算對自己的胖兒子客套,徑直將他拉到了小桌旁,一家三口圍坐在一起,低聲商議。

      “標兒,你老實告訴朕,你對胡惟庸家的侄女胡馨月,有何看法?”

      朱標被突然召到坤寧宮,一上來就被問及胡馨月,心中頓時一片茫然。

      他對胡馨月的了解本就不多,平日里事務繁忙,哪有心思去關注這些?

      但既然父皇發問,他自然得如實回答。

      “回父皇,胡公家的那位姑娘,兒臣曾在母后舉辦的宴會上見過一面。”

      “當時并未多留意,后來隱約聽母后提起,說她是個不錯的姑娘。”

      “東宮的幾位屬臣也曾提及,說她性格溫婉,似乎頗有才干,能獨當一面。”

      朱元璋聽著兒子這番零零散散的評價,急得差點抓破頭皮。

      他一拍桌子,語氣中滿是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唉呀,標兒啊!”

      “你怎么就不知道著急呢?”

      “你那東宮至今--&gt;&gt;連個女主人都沒有!”

      “既然你也覺得胡惟庸家的姑娘不錯,那你就該主動些啊!”

      “難不成你一個大男人還害羞不成?”

      朱標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

      “不是,爹,您這話從何說起?”

      他一著急,連“父皇”都不叫了,直接喊起了“爹”。

      然而,這次他的著急毫無用處,因為不僅朱元璋著急,馬皇后這個當娘的更是心急如焚。

      “標兒,你別叫你爹,這事兒就是你不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