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環形會場座無虛席,聲浪如潮。
中央的舞臺流光溢彩,在清晨的陽光下折射出眩目的光暈,與環繞廣場的濃郁靈氣相映生輝。
后臺候場區,氣氛緊張而充滿活力。
數千名來自黔省各地高中的少女們聚集于此,她們或低聲交談,或閉目凝神,或反復調試手中的樂器。
空氣中彌漫著青春的氣息、靈力的波動以及難以喻的競爭感。各色校服交織在一起,宛如一片流動的花海,展現出黔地新一代的蓬勃朝氣。
金雨一身金色演出服,像一顆耀眼的小太陽,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她正拉著略顯緊張的張悠悠,聲音清脆地給她打氣:“悠悠別怕!就像平時練習一樣!深呼吸,想想黔靈山的清風!我們的曲子絕對驚艷全場,讓那古鐘都忍不住要響!”
張悠悠緊抱著她的長笛盒,用力點頭,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加速的心跳。作為“黔東第二武道高中”的代表,她們此刻肩負著學校的榮譽。
前排觀賽區,林溯舟和江蘺并肩而坐。
江蘺依舊穿著那身素雅的月白長裙,神情專注而平靜,周身散發著沉靜的氣場,仿佛喧鬧的賽場也無法撼動她的心神。
副校長與師娘的雙重身份,讓她此刻顯得格外沉穩可靠,是學生們堅實的后盾。
而林溯舟臉上依舊保持著輕松寫意的笑容,心中快速盤算:棲梧姐作為評委,她的評分點必然在于音樂與自然靈氣的契合度、對黔地風物的演繹深度……這對悠悠和金雨來說,既是優勢也是考驗。不能指望人情,但她的標準至少是清晰可循的。保底?不,我們要的是靠實力打動所有評委!至于小寒那邊……一百張嘴,變數更大。
音樂組的比賽正式拉開帷幕,舞臺上閃耀的皆是黔省少女的光彩。
首先登場的是一位來自黔東某民族中學的少女,她身著絢麗的苗族盛裝,手持一柄古樸的蘆笙。
當悠揚清越的笙音響起,仿佛山間清泉叮咚,林間百鳥初啼。隨著她靈巧的指法和蘊含靈力的吹奏,舞臺上空竟幻化出淡淡的、帶著晨曦露珠的竹林虛影,清新靈動。
評委們紛紛點頭,張棲梧眼中流露出欣賞。
最終得分:86分(滿分10分),肯定了其對民族原生態音樂的傳承與靈氣具象化的巧妙結合。
緊接著,一位來自黔北地區重點高中的選手登場,她演奏的是一架特制的、鑲嵌著當地特有“水韻石”的古箏。
指尖撥動,琴音時而如黔北梯田層層疊疊的波光粼粼,時而如烏江奔流的雄渾激蕩。
靈力灌注下,琴弦震顫間仿佛有水汽氤氳升騰,營造出獨特的山水意境。評委對其技巧的嫻熟和意境的宏大表示贊賞,但對情感層次的細膩度略有保留,給出了83分。
比賽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有演奏改良侗族琵琶的少女,指尖輪掃如急雨,樂聲歡快熱烈,仿佛再現了侗寨鼓樓前熱鬧的“踩歌堂”,靈力激蕩間似有銀飾叮當作響(85分);
有專注于黔地古調吟唱的女生,嗓音空靈如幽谷回聲,配合著簡單的手鼓,將一段關于夜郎傳說的歌謠演繹得神秘悠遠,引動廣場中央那尊青銅古鐘發出低微的共鳴(88分,張棲梧給出了全場目前最高的92分)。
一位來自黔西南的選手帶來了別具一格的“葉笛”表演,她選取了黔靈山中數種靈植的特殊葉片,吹奏出的聲音或如微風拂過松濤,或似山澗滴落幽潭,充滿野趣和自然的呼吸感。
雖然技巧難度不算頂尖,但其獨特的音色和對自然之音的捕捉獲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87分)。
每一組選手表演完畢,臺下都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加油聲,為自己家鄉的學子喝彩。
分數在80到89之間膠著攀升,競爭異常激烈。金雨和張悠悠在后臺看著,既為精彩的表演贊嘆,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壓力。
作為“武道高中的學生”,她們的音樂之路或許沒有專業藝術生那么純粹,但那份融入了武道堅韌與爆發力的獨特表達,正是她們的武器。
終于,報幕聲清晰地響徹會場:“下一組選手,來自黔東第二武道高中——金雨、張悠悠!”
金雨深吸一口氣,如同即將踏上擂臺的武者,眼中燃起斗志的光芒。
她用力握了一下張悠悠的手:“悠悠,輪到我們了!讓大家聽聽我們武道之音!”
張悠悠雖然緊張,但眼神也堅定起來,用力點頭。
金雨如同金色的火焰,張悠悠則似沉靜的碧水,一前一后,步伐沉穩地走向光芒匯聚的舞臺中央,帶著武道高中特有的精氣神。
舞臺燈光聚焦,全場安靜下來,目光集中在這兩位來自武道高中的少女身上。
張悠悠將長笛優雅地橫在唇邊,閉上雙眼。第一個音符流淌而出,清越、悠遠,帶著黔靈山清晨的薄霧與露水的涼意。
笛音如同一條蜿蜒的溪流,在寂靜的會場中靜靜鋪開,描繪著山巒的輪廓,喚醒了沉睡的古木。
她的氣息悠長而穩定,顯然融入了武道修煉中對內息的控制。
緊接著,金雨的琵琶聲錚然切入!
她的手指在弦上飛快輪掃、彈挑,動作迅捷如電,帶著武道指法的凌厲與精準。
音色明亮、跳躍,充滿了蓬勃的生命力與一股蓄勢待發的力量感。
那樂聲如同穿透林間的第一縷陽光,灼熱而歡快,又似武者驟然爆發的寸勁,驅散了薄霧,喚醒了百鳥。
琵琶聲與笛音并非簡單的疊加,而是奇妙的交融與追逐——笛音是山嵐的飄渺與堅韌,琵琶則是陽光的熾烈與力量的脈動。
-->>兩者共同演繹著黔地山水的靈韻與武道精神的蓬勃生機!
“《黔山破曉》!”
笛音描繪著山巒的幽深靜謐,每一個長音都帶著露水的重量,仿佛能讓人看見薄霧在林間緩緩流動。
而金雨的琵琶,則如同初升的旭日,音色由最初的柔和試探,迅速變得明亮、熾熱、充滿穿透力!
她的輪指迅疾如暴雨,掃弦激昂似擂鼓,那份源自武道修煉的爆發力與精準控制,賦予了音樂一種普通藝術生難以企及的動態張力和節奏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