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順帝這一動,殺劉宗敏這口鍋,就算是背下了。
這便是猜疑的可怕。
而比猜疑更可怕的,是建立在猜疑之上的猜疑鏈。
按照正常的邏輯,劉宗敏暴斃,兩軍應該是同仇敵愾,一起尋找真兇報仇。
然而劉營卻因為懷疑是順帝殺了大將軍,于是本能的采取自保策略。
順帝一看劉營收縮自保,自然就懷疑他們是要跑。
這種你懷疑我,我懷疑你的局面,自證清白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也根本不可能做到。
而且站在順帝的角度,劉宗敏一死,我不放心你們,于是兼并你們就成了必然的選項。
不兼不行,沒得選。
這口鍋,是不背也得背了。
于是這時候,懷疑進一步升級。
劉營諸將一看,順軍大規模調動,要包自己的餃子。
那還懷疑什么!
大將軍就是順帝殺的!
順帝要兼并劉營,穩固帝位。
局面發展到這一步,那還有什么可說的。
跑吧!
打是不可能打得過的,人數沒人家多,實力沒人家強。
最關鍵的是,他們根本沒有心氣去對抗順帝,那可是一個比大將軍還要強悍的存在。
劉營早有準備,大順軍一調動,他們便打開城門奪路而逃。
但他們也就跑了城外的七營人馬。
城內的尚未出城的兩營半人馬連同還未來得及轉運的七千萬兩白銀,全被順帝親率騎兵堵在城內。
被堵的劉營人馬眼看逃跑無望,只能放棄反抗,繳械投降。
雙方并未發生激烈戰斗。
二十萬人馬只堵了五萬,剩下的十五萬如同水銀瀉地,分成了七八個方向,急速向南躥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