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德慶堂在溫皇縣城內有不少的地產,我們先看看,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在搜集情報這方面,劉峰主要依賴兩個人。
要是和軍隊有關的,全部是王定六一個人在做。
而對于商業上的這些事情,他依仗自己的老丈人武三通,他走南闖北,見多識廣。
根據武三通這段時間的調查,德慶堂的生意主要和民生有關系,這種產業最大的好處就是穩定。
即便是賺不到大錢,但是不會虧本。
德慶堂主要涉及的產業有三個。
全部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糧,布匹,還有就是鹽。
當然,糧食這個劉峰很清楚,之前買米的時候每次都去的是德慶堂。
至于德慶堂的布匹商行和鹽鋪劉峰還沒有去過。
所以再去德慶堂之前,劉峰先轉轉,好心里有個數。
德慶堂有個特點,他們做的生意,商品價格普遍不是很高,這是因為他們所用的材料質量都不高,但是靠著價格也收獲了一部分受眾。
當初劉峰買米,好幾次都是在德慶堂買回來的,回去之后劉峰就發現了一個問題,他們的雜糧米中還加入了膚糠和沙子。
這對于剛開始那些沒有吃過飽飯的人來說沒什么,但是現在這樣的雜糧米養軍隊斷然不行。
這就是德慶堂的策略,走的是低端下沉市場。
到了鹽鋪之后,劉峰進去轉了一圈,就連五大三粗的陳不疑都皺著眉頭。
德慶堂的鹽哪里算是鹽啊,就是路費煉制完之后余下的喂養牲口的都比德生堂的好。
“將軍,咋們的可都是精鹽,雪白的精鹽,這可是食用鹽中質量最好的了,他們德慶堂能收?”
陳不疑更加的不解了。
“收啊,怎么會不收呢?”
“我這可都是賺錢的精鹽,沒有人會和錢過不去。”
劉峰呵呵一笑,他很自信,這種自信來源于他對商人逐利的影響。
“你以為德慶堂賣這些質量極差的產品他們愿意啊。”
“無論是布匹還是鹽,做這些的商會每個地方都有,還不止一家,大多數都是世代傳承,家大業大,但是他們德慶堂才做了多久?”
“他們要是用上好的原料,這個錢怎么賺。”
“再說了,德慶堂做的是老百姓的生意,要是他們拿著上好的精鹽給老百姓賣,老百姓也買不起。”
“但是我們的不一樣,我們即便是精鹽,價格也不貴。”
陳不疑這才恍然大悟。
“看見這些鹽,這和我之前的預料差不多,我倒是更放心了。”
“放心吧,我這批鹽,德慶堂就是掏空家底都會拿下。”
鹽在這個時代分為三種,但是劉峰卻不在乎這個。
他做出來的還是分為三種,但是即便是最差的,也要比一般的粗鹽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在他這里,他的鹽都是精鹽。
不過要是在平常,德慶堂這樣的小商會根本沒機會拿到上好的雪鹽。
他們只能拿到粗鹽之后自己提取一些,這樣才可以得到少量的雪鹽和白鹽。
要說賣,這兩種鹽人家德慶堂肯定賣過,是什么利潤德慶堂肯定很清楚。
這也是劉峰請君入甕的策略,他就不信德慶堂會無動于衷。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