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風浪一直沒停。
出不了遠海,王衛國就帶著沈軍他們在近海下下網,撈些小魚小蝦,日子倒也清閑。
時間一晃,就到了八月十五。持續了近一個月的風浪,總算是在中秋這天徹底停歇了。
后山上的野梨子,也在這段時間里徹底熟透了,一個個黃澄澄的,掛在枝頭,散發著清甜的香氣。
王衛國叫上沈軍和沈富國,三人花了一天時間,從山里摘了兩千多斤野梨出來。
隔天清晨,天還沒亮,三人就悄悄地把一筐筐的梨子搬上了船。
“衛國,真要全拉過去?”
沈富國看著滿船的梨子,有些不確定地問。
“嗯,”王衛國點點頭,壓低聲音道。
“對外就說,是拉去賣給駐島部隊的,給戰士們過節。”
這只是個幌子,他們的真正目的地,是那片熟悉的外海。
這年頭的水果,幾分錢一斤,根本不是什么稀罕物,更不是必需品。
在大家連肚子都填不飽的時候,誰會花錢買這個?
可對于老毛子來說,這卻是難得的美味。
船開到預定海域,熟悉的漁船果然如約而至。
一番簡單的交流后,兩千多斤在村里人看來不值什么錢的野梨,順利地換回來了三十個沉甸甸的肉罐頭。
至于過冬的裝備,對方表示要等入冬后,從國內運過來才能換。
返航的路上,沈軍抱著一個罐頭,咧著嘴直樂。
“衛國,還是你腦子活,這么多梨子,要是拉到鎮上賣,撐死也就賣個百十來塊錢,還不夠費勁的。”
王衛國笑了笑,沒說話。
這就是信息差帶來的優勢。
回到村里,三人把罐頭平分了,一人十個。
隨后,王衛國帶頭,三人各自拿了二十塊錢,一起交到了村長沈紅星那里。
“村長,這山上的梨子是集體的資產,我們不能白拿。這是我們賣梨換來的錢,您收著。”
沈紅星看著桌上的六十塊錢,眼睛都亮了。
他沒想到這些沒人要的野果子還能換成錢,而且還這么多!
他高興地一拍大腿。
“好!好啊!衛國,你們做得對!這樣,我馬上組織人手,再去山里摘,摘回來的果子,還讓你們拿去賣!賣了錢,都算村集體的!”
“行。”王衛國點頭答應下來。
不過王衛國心想,下次得留一些出來,確實也該給駐島部隊的同志們送點過去,不能光想著賺錢。
接下來的日子,三人繼續天天出海捕魚,收入依舊可觀。
刨去上交村里的一半,一個月下來,每個人也能分到好幾百塊錢,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五天后,村里人就在沈紅星的組織下,又摘了兩千多斤的野果,除了野梨,還有山桃和野板栗。
這些東西都放不住,正好王衛國要去青龜島給部隊送物資,便順道帶了五百斤山果子過去,剩下的,他沒再去找老毛子,而是直接拉到了軋鋼廠。
現在有水產站穩定供應海鮮,肉聯廠前陣子也剛收了一批豬,城里各大廠礦暫時倒不缺肉食了,但水果依然是稀罕物。
李振東一聽王衛國拉來了這么多新鮮果子,二話不說,大手一揮全要了,給食堂的工人們加餐。
這一千五百多斤的野果,又為村里賺了七十多塊錢。
沈紅星拿著錢,笑得合不攏嘴,當即就決定,把這筆錢存起來,等過年的時候,再多買兩頭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