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村長沈紅星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作為一村之長,村里好幾戶人家都有了自行車,他這個當頭的居然還是兩條腿走路,說出去像話嗎?
他趕緊托了馬方鴻,也高價弄了一套票,買回一輛。
如此一來,算上王衛國、沈青山、沈青陽家的,再加上新買的三輛,小小的沈家村,竟然一下子擁有了七輛自行車!
這在十里八鄉,絕對是獨一份的風景線,說出去都倍有面子。
村民們看著那些騎著車“嗖嗖”而過的人,眼睛都紅了。
羨慕歸羨慕,但大家伙兒心里也跟明鏡似的,這些人能買得起大件,還不都是跟著王衛國干活,手里有了余錢?
一時間,“跟著衛國能吃肉”這句話,成了沈家村許多人心里顛撲不破的真理。
村里的熱鬧,王衛國看在眼里,卻沒太放在心上。
他最近正忙活著另一件在他看來更為重要的大事——送兒子上學。
他的大兒子王山,還有大舅子沈青山的兒子大虎,今年都到了六歲的年紀,是該上學的年齡了。
王衛國和沈青山都是軋鋼廠的正式工,一個采購員,一個車間技術骨干,他們的孩子自然有資格進入軋鋼廠的子弟小學讀書。
那里的教學條件,可比鄉里的土坯房小學強了不止一點半點。
可這事,兩個小家伙卻一百個不樂意。
在山里野慣了的孩子,哪里受得了天天被關在教室里。
一聽說要去上學,小山和同樣不情不愿的大虎,兩個小腦袋搖得像撥浪鼓。
大虎還好點,他雖然也不想去,但一想到以后小山也要陪著他一起“遭罪”,心里竟然莫名地平衡了,甚至還有點小小的開心。
“要去你們去,我才不去!我要在家陪爺爺玩,逗小狗玩!”
小山抱著王長林的腿,說什么也不撒手。
最后,還是沈青青和張蓮兩位母親聯合出手。
一個揪耳朵,一個拍屁股,軟硬兼施地收拾了一頓,兩個小家伙才癟著嘴,哭唧唧地被王衛國和沈青山領著,去了軋鋼廠小學報名。
看著兒子那副“美好童年一去不復返”的悲壯模樣,王衛國心里又好氣又好笑。
報完名,過了三天就正式開學。
上學放學的事倒不用王衛國操心,早上沈青山他們騎車去上班,順道就把兩個孩子捎過去,晚上下班再一起帶回來,方便得很。
第一天放學回來,小山整個人都蔫了,吃飯都沒什么精神。
晚飯后,沈青青拿出了嶄新的作業本和鉛筆,板著臉,監督兒子寫作業。
“今天老師教了什么?寫給媽看看。”
小山磨磨蹭蹭地趴在桌子上,握著鉛筆,一筆一劃地在田字格里寫著。
作業很簡單,就是寫十遍數字“一”到“十”,再寫幾個簡單的漢字,“土”和“田”。
剛開始還算認真,可寫了沒一會兒,窗外就傳來了村里其他孩子嬉笑打鬧的喊聲。
“小山!出來玩啊!我們去摸魚!”
小山的魂兒“嗖”地一下就飛了出去,屁股在板凳上扭來扭去,眼睛不住地往外瞟。
手下的字也越寫越潦草,像一條條蚯蚓在紙上亂爬。
“王山!”
沈青青的聲調猛地拔高,柳眉倒豎。
“你給我好好寫!身子坐直了!你看你這寫的什么東西!”
小山被嚇得一哆嗦,委屈地扁了扁嘴,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