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大年三十。
一大早,沈青山和沈青陽兄弟倆就各自騎著自行車,后座上馱著自家媳婦,準備去老丈人家送年禮。
王衛國從老毛子那里換來的那些東西,自然不能太過張揚。
好在家里腌了不少的臘肉、香腸,加上昨天剛分的鮮魚,湊起來也是一份厚禮。
張蓮更是大方,直接把單位發的三十斤米和那批布都帶上了,準備送回娘家去。
這是她自己憑本事掙回來的福利,拿去孝敬父母,誰也挑不出理來。
陳翠霞和沈壯對此毫無意見,兒媳婦賢惠懂事,知道顧著娘家,他們臉上也有光。
兄弟倆走后,村里又響起了新的喧鬧聲。
村委大院里,人頭攢動,比昨天分魚時還要熱鬧。
去年村里養豬養得多,除了完成肉聯廠的收購指標外,還額外留下了五頭。
秋收后殺了三頭分給村民們改善伙食,剩下的兩頭,一直精心喂養到現在,膘肥體壯,就等著今天殺了過年。
全村老少爺們,包括那二十多個知青,都圍了過來,眼巴巴地等著分豬肉。
生產隊長沈建軍是個殺豬的好手,他帶著村里幾個膽大的青壯,磨刀霍霍。王衛國也被拉了過去,他力氣大,按住掙扎的肥豬正合適。
隨著一聲凄厲的豬叫,熱氣騰騰的豬血流入早已準備好的大盆里,孩子們嚇得捂住眼睛,又忍不住從指縫里偷看。
殺豬、褪毛、開膛、分割……
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等兩頭大肥豬都變成了一塊塊的豬肉時,已經是下午了。
稱重分肉又是一番熱鬧,家家戶戶都分到了一大塊帶著厚厚肥膘的豬肉,喜悅之情溢于表。
分完肉,各回各家,準備年夜飯。
和往年一樣,王衛國一家子都去了沈家。
王長林早就被沈壯接了過去,兩個老伙計正坐在堂屋里喝著茶,下著棋。
院子里,年夜飯的準備工作已經全面展開。
村里各家自留地里種的菜品類不同,陳翠霞上午就端著一籃子自家的大白菜,換回了鄰居家的蘿卜和菠菜,大家互相勻一下,菜品就豐富了。
村集體出錢從供銷社買來了紅彤彤的春聯,王長林和沈壯帶著王山、大虎、二虎幾個半大孩子,拿著漿糊,樂呵呵地在門上、窗上貼著。
廚房里更是熱火朝天。
沈青山負責殺雞,手法利落,沈青陽則在院子里的水井邊刮著魚鱗。
王衛國當仁不讓地接過了鹵肉的重任,一口大鍋里,五花肉、豬蹄、豬耳朵在秘制鹵汁里翻滾,香氣霸道地占據了整個院子。
沈青青、張蓮、劉芳芳三個妯娌,則和陳翠霞一起,洗菜、切菜、和面,準備做其他的菜和餃子。
“衛國,你這鹵肉的方子可真絕,比國營飯店的大師傅做的還香!”
陳翠霞一邊擇菜,一邊忍不住贊嘆道。
王衛國嘿嘿一笑,拿著大勺子在鍋里攪了攪:“媽,喜歡吃以后我天天給您做。”
“那可不行,再好的東西天天吃也膩了。”
沈青青在一旁笑著打趣道。
“媽,您可別被他騙了,他就是嘴上說得好聽。”
“怎么說話呢?你老公我什么時候說話不算數了?”
王衛國佯裝不滿地瞪了她一眼。
一家人說說笑笑,忙而不亂,溫馨安逸的氛圍在小小的院落里靜靜流淌。
夜幕悄然降臨,院子里掛著的兩盞馬燈散發出溫暖的橘黃色光芒,將整個院子照得亮如白晝。
八仙桌被搬到了堂屋正中,一張張笑臉在燈光下顯得格外生動。
菜肴流水般地被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