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最后一段話,徹底讓張永安沉默了。
    張永安是軍武者,
    自然懂得這些。
    他是聽說一個新聞,國外有一個武道根基受損的軍武者。
    這軍武者受了重傷,就算治好,也是個廢人一個,更別說養家了,只會成為家里的拖累。
    雖然聯邦會給大量的治療費和補貼。
    但也僅僅只有一點點錢而已,可能每個月就只有幾千塊。
    而且一名武者若是損傷武道根基之后,基本上淪為廢人,心中必然覺得活著也沒什么意思。
    但正好那個時候處于大戰時期,聯邦對于陣亡軍武者的補貼更高。
    犧牲后,后代武考成績會加很多分,而且還能有一大筆撫恤金,以及各種福利待遇,促使他選擇自殺式向敵人發起沖鋒。
    為家里換取這份利益。
    雖然有些夸張。
    但不排除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除此之外還有黨派問題。
    如果陣亡軍武者后代的招生比例占據一大半的話,必然會彼此之間心生間隙。
    他們自然得往最壞的方向上考慮。
    “所以三成是最好的。”
    “這一點外界也不會說什么,學生們也不會說什么。”
    “再多一點就不好了。”
    “咱們這是特殊照顧陣亡軍武者,也只不過才招三成而已。”
    “但也差不多有300人,也夠了,你們之前這一屆也才招200人。”
    “況且這樣也能夠讓你們學校的學生質量提升上去。”
    “這件事情你好好想想。”
    “過段時間給我答復。”
    張永安點頭,感謝道:“等我回去之后,會認真想想。”
    “多謝徐部長。”
    徐彪隨意擺手:“說那些客套話做什么。”
    “就是老哥我擔心你一個人撐不住整個學校的消耗。”
    “我也知道你想幫助更多家庭貧困的學生們上好學校。”
    “但是你能幫助多少。”
    “華國太大了,沒錢的人也太多了你幫不過來。”
    “以前的那些學生算是運氣好,遇見了你這么一個好校長。”
    徐彪也沒再多說什么,
    也沒必要多說,
    張永安是個聰明人,只要稍微點一點,他就能想通很多東西。
    就這么幾句話之間,張永安心中也已經有了一些想法。
    只不過還需要完善一下。
    等到宴會結束之后,眾人也才各回各家。
    路上,
    張永安也在思索著徐彪說的那一番話,順便想了想日后學生的招生條件。
    他向著一旁的陳安瀾,開口問詢道:
    “你說三成軍武者,后代七成普通學生,這個應該沒什么問題吧。”
    陳安瀾卻是說道:
    “當然可以,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就算普通學生有點怨,但也不會太多。”
    “我更希望你能少收一點學生。”
    “畢竟你的壓力太大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