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蟬鳴陣陣。
馬匹拖著列車,滿載著泥煤與木材,帶著車輪與鐵路摩擦呲出的火星子消失在漢斯克面前。
張大了嘴巴,漢斯克不斷地眨著眼睛,好大的礦車,居然要用十匹馬來拉。
“這是馬拉列車。”德拉萬頗為自豪地介紹,“以后這都是要跑發條機車的。”
圣聯,千河谷,郎桑德郡的港口邊。
一大一小兩個身影站在鐵軌邊,兩側還有騎著馬的憲兵巡游,以防止有人偷鐵。
事實上,圣聯對各段鐵路層層分配,哪一段鐵路出問題,附近的百戶區就要挨訓。
到目前為止,除了那些外地來的難民,很少見有人偷鐵的了。
如今鐵路建設的原材料,隨著圣械廷鋼鐵產業的興盛,已經不成問題。
灰爐鎮與熱泉堡兩大金屬加工中心,更是讓制造不成問題。
如今問題最大的,反而是月汞。
由于以太尖塔只有一座,每月制造出來的月汞是有上限的。
就算有發條機車,在以太時鐘內運行非常良好,出了以太時鐘范圍,就得靠月汞。
所以目前發條機車都是長途,和極少的幾條線路開通的。
大部分這種,一個郡自己修的鐵路,上面跑著的還是馬拉列車。
但盡管如此,還是讓商品流通的效率提高了好幾成,各類商品都迎來了一定程度的降價。
“好了,別看了,我們坐下一班車,去夏綠城了。”德拉萬拽著漢斯克的手臂,朝著月臺走去。
由于漢斯克在教堂學過一些字,外加皮埃爾的引薦,他成功以“圣道宗積極青少年”的身份進入友誼小學就讀。
友誼小學是一所寄宿制的小學,全圣聯每個郡首府都有一所。
說是小學,可讀書的都是十幾歲甚至二十歲的青少年。
因為這所小學,是成人小學,專門給新加入的士兵或社會青年提升認知能力的。
它是完全軍事化管理,三年學制,快速教授,非常嚴苛。
一般來說,只要通過軍中識字班基礎掃盲和計算考試,就能來上學。
軍中鄉間有自發組織的掃盲班,其中選出精英進入小學快速學會計算讀寫與常識。
接著要么進入工廠,要么進入工匠學校再進廠,能夠培養出海量的工人。
不像帝國人所認為的工人低人一等,圣聯是個當工人光榮的國家。
進廠能一步步當上廠長,或者通過舉“勞模”一步登天,能一路走到郡長乃至中樞高僧的級別。
不得不說,漢斯克天賦不低,學習不到半年,外加一些底子,居然真通過了掃盲考試。
只是漢斯克自己,在面對這些時,卻是有些害怕。
這里畢竟是異國他鄉,他本來是要尋找家人團聚的,現在稀里糊涂卻是到了這里。
至于他的姐姐,皮埃爾答應只要他來上學,就動用人脈幫他找。
否則這天賦,可惜了。
直到現在,漢斯克都感謝圣父讓自己遇到了皮埃爾父子。
“車來了,上去吧。”
“哦哦好。”
緊緊跟隨在德拉萬身后,漢斯克登上了馬拉列車。
這列車并不寬,通體胡桃木制成,兩側各有一排兩個的長椅釘在地上,中間則是一條一人半寬度的廊道。
兩側坐著的既有手提麻袋的農夫,還有手持筆記本的青年律師,更不要說哭鬧的小孩。
亂七八糟的行李和麻袋堆滿了車廂過道,幾乎每一步都要跨過一個行李或高高的麻袋。
所以圣聯也有“矮人與馬拉列車”的笑話。
不過不管再吵鬧,隨著鈴響,馬拉列車還是按時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