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恩高調參觀信號機本身,就是一個醒目的政治信號。
盡管夏普查信號機公司還沒成立,但已經吸引了不少投資人的注意。
雖然該公司是圣有制,圣聯全控股,但背后仍舊存在著巨大的利潤。
比如信號機的零件采購與制造,鋪設的工程隊,路線的設計等等。
沒用多久,報紙就報道了該公司的成立,并且宣布對熱泉堡-圣械廷-貞德堡-急流市一線的信號塔進行改建。
由于這是在本來就有的線路上進行改建,速度極快,僅用時一個月就完成了。
經過報紙這一個月來的預熱,不少普通民眾也對這個信號機充滿了好奇。
尤其是急流市的彩民與投機客們,更是早早就來到了收發站等候。
這些急流市的市民與圣械廷不同,圣械廷工業經濟圈(熱泉堡、圣械廷、貞德堡)的市民,著裝大多統一。
《法蘭時尚報》一般稱呼為“工裝風”與“僧侶風”。
藍色硬布襯衫、棕色直筒背帶褲,冷了就外套一件工裝茄肯(類似夾克),這便是工人打扮。
黑色長褲,呢絨背心,及膝僧侶裝,這便是政府人員打扮。
作為圣聯的官僚中心和工業中心,盡管款式各有花哨,但形制大差不差。
畢竟,這就是圣械廷經濟圈的主體們――工人與官僚,所穿著的衣物。
當然,這還是法蘭對圣聯的刻板印象了。
要是到對岸的科研區看看,看看那群大學生,那衣服才叫群魔亂舞。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也很明顯。
在圣聯,冷熱泉堡是礦業提煉中心與金屬基礎加工中心。
圣械廷是零部件加工組裝,重金屬提煉中心,相當于重工業。
在貞德堡,大多是成衣加工、造紙等輕工業。
該經濟圈都是以第二產業為主。
急流市作為水陸運輸樞紐,是法蘭與萊亞移民的集散聚居地。
它是靠交通運輸業與金融業為經濟中心的,所以城內第三產業異常發達。
這就是造就了很多投機客與無所事事的賭徒,同樣吸引了大批外來移民。
他們一來還沒被圣聯的服裝文化同化,二來則是急流市相對更加自由散漫的風氣。
所以圍繞在信號塔邊上,可以看到穿著各類服飾的人群。
既能看到穿著黑蛇灣襯衫的,又能看到穿著傳統夏普倫市民服飾的,還能看到穿著圣聯工裝的。
甚至還有穿傳統貴族絲綢金穗長袍的,也不怕被打。
《藝林》曾經大力贊揚說,走在急流市的街道上,就好像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人出現在一起一樣。
以證明急流市的自由與多元。
不過自家事自家知,急流市已然蟬聯多屆圣聯治安水平倒數第二了。
考慮到倒數第一是黑蛇灣天女城,這個倒數第二已經能算倒數第一了。
在這種環境下,急流市的居民,不管是本地還是外地,都希望在急流市一夜暴富。
外加相對寬松的風氣,搞得大家對急流市人的印象就是精明狡猾與夸夸其談。
此時,好事者圍繞著信號塔站了一圈,還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為了向民眾推廣信號塔的運用,順帶讓各大交易所掏錢。
霍恩還特地搞了個噱頭,弄出了所謂熱泉堡致夏綠城的信。
這些信號塔,還只是單通道信號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