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所需的阻尼液數量卻是極為龐大,用在發條機車和公用設施(自來水站、地下水系統、軍事設施)上還能承受。
民用?私人?那就別想了!
至于霍恩寄予厚望的中繼塔,則仍然是未來戰士,長久地被寄予厚望之中。
畢竟中繼塔,只是相當于約束以太場變成一個條形通道。
倒不是不能傳輸,只是按照當前的材料水平,頂多只能中繼到貞德堡熱泉堡一線。
再往外消耗就太大了。
哪怕是貞德堡與熱泉堡這種周邊城市,十成以太傳到只剩兩三成,再往外傳都不知道還剩幾成了。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圍繞著圣械廷將誕生出一大批的衛星鎮。
不懂的人還在感嘆時鐘發條技術之神奇,而懂的人已經向圣聯政府審批購買土地并招募工程隊了。
撫摸著粗糙的紙張,霍恩的臉上不知道是笑還是無奈。
在別的地方使用發條機械需要吭哧癟肚地搞月汞阻尼液,而在圣聯,只需要一個時鐘調諧器而已。
而且這種時鐘調諧器,是可以做的極小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法力作為初始驅動力。
不過圣械廷這邊,能用的起私人發條機械的人大多都普及了法力或者說圣力。
那些公用的發條機械,則是由專門的轉業的老兵來操持。
如此一來,只要以太時鐘不停字,整個圣械廷將會成為一座發條與齒輪永不停止的城市。
只要申請購買一個以太頻率的接口,并每個季度交錢更新一次。
再購買一個時鐘調諧器,就能幾乎無限制地獲取這種充沛的資源。
自動機床,發條升降梯,乃至發條車都能提上議程。
那么不用多想,未來大量的工業和居民都將向著圣械廷轉移。
以一個城市吸整個圣聯的血,并非霍恩的本意。
可是圣械廷的自然稟賦實在太耀眼了,這種無限隔空傳輸的能源對生產力的提升有多大效果,可想而知。
資本不會流向最自由的國度,只會流向最能升值的國度。
而圣械廷,不僅會成為圣聯最繁華的城市,更將成為瑙安河以北最繁華的城市。
估計當初的跋涉在血汗長路上的救世軍們,也不會想到,當初一個臨時落腳點,居然會有如此光景吧?
不過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除了山銅外,霍恩等人并未能找到合適的傳導儲存以太的方式。
這以太,仿佛就跟山銅綁定了一下。
就像煤炭與蒸汽機綁定了一樣。
除非未來再出什么新的材料與動力系統,才能完成世代更替。
比如地球上的內燃機和電動機淘汰蒸汽機。
望著手中的計劃書,盡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霍恩還是感覺到夢幻。
這以太-發條體系也太過于離譜了,更是過于超越時代的。
這種技術,應該是在圣聯工業發展百年之后再出現才對啊。
配合上星鑄齒輪,只要不超出以太時鐘范圍,就算未來機械宮站起來都不是沒有可能的。
只是霍恩總是感覺不對,原先他的感覺就很準,在被圣樹種子入體后,這種感覺就更準了。
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呢?
就在霍恩盯著水晶宮商業街的微縮模型發呆時,窗外忽然傳來一陣躁動。
“快,快躲開!”
“快躲開!機械馬發狂了!”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