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瓦斯克雖然是千河谷人,但還是被法蘭同化了,更喜歡那種相對細膩柔軟的女子。
“他們織布哪兒有圣械廷的機器快。”帕拉克兩根手指并攏,在半空中劃過一道弧線,指向遠處,“你們看。”
隨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庫瓦斯克和莫洛卡才驚訝發現,在工廠外圍還有一片片菜田、養雞場、養豬場。
菜田之上,三兩婦人正在給卷心菜澆水,而養雞場養豬場等肉食獸欄中都要有婦人們在播撒飼料。
經過帕拉克等人的解釋,他們才明白這是圣聯工廠的經典布局。
不僅僅是熱泉堡這樣,貞德堡和其他工業園都是這樣。
簡單來說,就是由于工廠往往依賴水力,遠離城市,所以各類貨物往往價格高昂。
所以很多工廠選擇自產自銷,都有自己的農地,給工人家屬種植,形成了男工女耕的獨特形態。
男人去工作,女人在耕地,這簡直倒反圣父了啊。
不過想想圣道宗那質疑一切的論調,搞點離經叛道實在正常不過了。
“靠著這些養豬場,養雞場什么的,反正牛奶啥啊的,都能自給自足了。”
“自給自足,有這么夸張嗎?這里的工人帶家屬都不到五百人吧。”
“誰說的?”格羅西恩的產業算是與農業相關,立刻站出來反駁,“你以為1444年的牛和1457年的牛,產出的牛肉牛奶都是一樣的嗎?”
在圣聯,一頭奶牛產出的牛奶幾乎是過去兩倍。
至于肉牛產出的肉,更是從一百五十磅左右增長到二百五十磅左右。
一來是圣聯大量從諾恩引進優良種牛,二來是巫師們的人工調控,三來則是豐沛的飼料供應。
眾所周知,圣聯的糧食產出是遠遠高于需求的。
感謝萊亞人和法蘭人兩大股東,分別用不同的方式給圣聯送來了初始資金。
讓圣聯能夠完成農業革命與大量水利以及農業基建工程。
大量拋荒地被復耕,大量荒地被開墾,三年不納糧讓農夫們有了資金進行土地改良。
外加近來興起的米麥連種和山地坡塘制度,使得小麥和米果的產出暴漲了近一倍。
目前圣聯物價都在緩緩上升,唯獨糧價是最美逆行者,在緩緩下降。
甚至緩緩下降,是圣鐮圣鋤修道院調控的結果,正常市場下,糧價早該一落千丈了。
那么多余的糧食又賣不出去,該怎么辦呢?
不管是來年改種還是進城打工,他們勢必要降低糧食售價。
最終的結果就是,買又沒人買,吃又吃不下,丟了又可惜,干脆送進牲畜肚子吧。
很多山地人都吃上小麥面包了,燕麥啥的主食都拿去喂豬喂牛喂馬喂雞了。
別的牲畜還好點,數量還算是勻速上漲。
可是養殖周期短的雞,則是迅速在短時間內一飛沖天,數量直線上漲。
當初圣鐮修道院院長奇爾維斯公開聲明,要保證圣聯每個家庭每天都能吃一個蛋。
目前戶均一個蛋的數量是夠的,但是不是家家戶戶都能吃上就不一定了。
只是在這些工廠里,一人一天一個蛋還是能夠保障的。
“每人每天一個雞蛋?”聽著這工廠的免費早餐福利,莫洛卡和庫瓦斯克都不斷地眨著眼。
對于無褲漢們來說,雞蛋算是最廉價的肉食,能吃一次都算是開葷了。
結果合著你們圣聯天天吃是吧?
“是啊,不吃哪兒有力氣工作呢?”格羅西恩攤攤手,用下巴指了指前方,“說不定,光早上這一茬就得累癱不少人。”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