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溫還在講述,而車輪卻是碾過粗糙的石板路。
進入內城區,先前進城時沾染的、帶著市集腥甜與牲口氣味的污泥都被甩飛。
空氣里的濕熱絲毫未減,但先前那種由香料、汗水和鞭響混合而成的氣息卻漸漸沉寂下去。
拐出香料貿易站附近喧囂的主干道,馬車駛入了一條更為安靜蕭索的側街。
說是說側街,但實際上就是通往月光宮的街道。
道路兩旁種植了兩排高大的椰子樹,它投下長長的影子,卻掩蓋不了低處的悶熱。
那股無處不在的甜膩腐敗氣息似乎被另一種味道取代。
那是一種混合著劣質油墨、未經充分漂洗的亞麻布、大量人體汗味和一種底層木質建筑所特有的隱約的霉變潮氣。
在這股氣味之后,遠處便可見高大的月光宮,或者現在的稱謂月光府。
與四五年前的月光宮前的街道相比,低矮的窩棚變成了吊腳樓與三四層的磚瓦房與教堂。
教堂前,甚至還是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天使像。
黑蛇灣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拿出了紫色顏料,為天使的兩眼、兩胸都留下了點睛之筆。
街道上來來往往,都是夾著文件袋或者穿著黑蛇灣襯衫的政府官員與議員。
在這些磚瓦房前,甚至還能看到有士兵與稅警在站崗,比市場壓抑萬分。
“這兩側是?”霍恩朝著達斯問道,這顯然是埃德溫不知道的內容。
達斯瞧了一眼,回憶了一會兒才開口:“這是官署街,您看那是憲兵辦公室,那是市政廳勞工署,那是法院,那是市政廳稅務署……”
這倒是與霍恩那邊不同,這些政府辦公場所沒有集中到一個建筑里,反而分散去了一條街的不同建筑里。
在這些政府機構的建筑之間,還能看到餐館、咖啡館、面包店、文具店等等。
在椰子樹與磚房屋檐之下,則是背著斜挎包的報童。
霍恩的視線凝滯在這些孩子們身上,他轉過頭:“這些孩子,是救濟院的?”
救濟院,事實上是當初霍恩通過的《禁止兒童奴工法案》的衍生機構。
目前在黑蛇灣三座郡治城市,索拉堡、天女城與長堤城都存在。
他們主要救濟的,就是脫離了奴隸身份的人類兒童奴工。
當初通過的《禁止兒童奴工法案》與《禁止奴隸世襲法案》,本質就是給奴隸內部繁衍、奴隸身份父死子繼增加阻力。
禁止兒童奴工就意味著種植園主面臨著兩個選擇。
要么種植園主要么就是簽訂勞工契約將其變成自由身份的雇傭童工――只規定了奴隸的最低年齡,沒規定雇工的最低年齡啊。
要么就是無視他或丟出種植園,任其自生自滅。
當然,后一種情況居多。
不少奴隸出身的兒童會繼續跟著父母干活,只是他本身沒有奴隸身份而已。
這個時候,救濟院就會出動,找到這些自由身的兒童,將其帶到救濟院學習基本讀寫與小手藝,或分配到工坊當契約學徒。
其中佼佼者,還有可能進入長堤中學讀書,畢業后甚至能當憲兵。
此外,他們也是參軍的好苗子,不少“奴生子”為了躲避歧視,都選擇了參軍。
“唉――”身側的讓娜嘆息了一聲,“年紀都不大,如果他們生活在千河谷的話,說不定都在上學呢。”
“這樣不錯了,如果放在萊亞王國的話,說不定他們還會被吃呢。”
讓娜沒說話,只是望向了前一輛馬車,神色復雜。
如今的帝國饑荒,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凱瑟琳在操縱糧食市場。
只是不可否認,就算凱瑟琳不去搞垮萊亞的糧食市場,法蘭人也會做,甚至萊亞人自己就會搞垮。
起碼凱瑟琳在操縱萊亞糧食市場的時候,是專門割糧商的韭菜,并沒有搞出太嚴重的饑荒。
但法蘭人與萊亞本地商人一接手,那自然是不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