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哪怕是位于內陸的千河谷,在西蘭海的季風下便開始漸漸炎熱起來。
經過了六月長達半個月的烈日晴天,七月開頭三天的雨水,卻是好好給人們降了溫。
只是雨剛下完,便又是烈日炎炎,將整個道路烤的跟蒸籠一樣。
在這蒸籠一般的道路上,長槍如林,鐵盔如海,反射著耀眼的光芒。
肥脖子短蹄子的庫什馬,邁開四蹄,拉著蓋了油布的車廂,車廂里裝滿了面粉、香腸與鉛子。
道路兩側的農夫,偶爾會抬頭觀瞧,只是他們經常一看看了半天,卻既看不到頭,又看不到尾。
畢竟這可是一支上萬的行軍隊列,看不到才是正常。
“又要打仗嘍。”老農壓下草帽的帽檐,“打到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圣聯和帝國相比,那我還是感覺圣聯好些,起碼他們不會胡亂騷擾……”
說話間,見一名圣聯游騎兵沖入了村莊,兩名農夫趕忙跑了回去。
村子廣場上,卻見那游騎兵端坐馬上,神態倨傲:“……不要高報也不要低報,照實說面包的價格。”
農夫中有威望的幾人,聚在一起竊竊私語了一陣,才開口:“騎士老爺,一加侖黑麥面包或米果餅一第納爾。”
知道戰爭期間,物價會漲,這個數字還在可接受范圍內,游騎兵點點頭:“你們有多少?”
“湊一湊,五百加侖總是有的。”
“這是2金鎊定金,把面包送到那邊去,再付剩下的2金鎊20第納爾。
有的別的吃的,比如雞蛋什么的,一并送過來,我們看情況會買。”
將兩袋第納爾丟到村長手中,游騎兵丟下一句“別耍滑頭”就匆匆走了。
用牙咬了咬印著狗頭的荊棘園第納爾私幣,再數了數銀幣數量,村長與幾名武裝農都是喜笑顏開。
“家里還有面包的,快,帶你去賺錢。”
“把村子里的馬車拖出來,那匹挽馬多喂點豆糧。”
在規定時間之前,幾十大筐面包就送到了路邊,還有咸魚、蘋果、草藥什么的。
面包自然是飛快被搬走,把剩余的260第納爾結清。
然后就是軍需官上場,與這些村民們唾沫橫飛地討價還價。
村民卻是不怕被搶,又慫又勇地與軍需官們爭辯。
在這方面,圣聯的信譽可是比萊亞人好的多。
如果看到的是帝國旗號,等游騎兵進村子,村子里都沒影了。
交割完最后一筐酸蘋果,軍需官把錢袋放到桌子上,卻被村長拉住了手:“你們是圣聯哪支戰團的?我的孫子哥洛哈在黑冠戰團當兵。”
軍需官客客氣氣地回應:“我們是崇信戰團,后面是近衛軍與影鴉軍,您的孫子在哈吉堡。”
此刻雙方都是明牌打,不害怕這老村長泄露消息。
“你們這是去解救哈吉堡嗎?”
“是的,順帶結束這場戰爭,不管我們輸了還是贏了,你們都會得到和平。”軍需官拍掉了老村長肩上的草葉。
只是這軍需官剛往前走出幾步,就又被老村長追上。
將賣蘋果的錢袋放回軍需官手中,老村長緊緊捏著他的手:“你們要贏!”
軍需官神色復雜地錘了錘胸,向村長行了個軍禮。
村長則是笨拙地用同樣的方式回應。
“我們會把勝利帶回來,也會把您的孫子帶回來!”
七月五日,近衛軍帶著影鴉軍突襲萊亞北部軍團防線,敵軍一觸即潰。
在阿丹堡留下火蜥軍守衛阿丹堡后,近衛軍、影鴉軍與崇信軍開始向著哈吉堡出發。
七月七日,發現近衛軍一萬五千軍隊到來,由貴族聯軍組成的第三軍團決定退卻。
只是他們并沒有退出去太遠,只是接到了吉吉國王的通知,退后到了關鍵路口扎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