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
“戰爭修士們有底薪的,沖了車營頂多讓他們同仇敵愾,不像雇傭兵或勞役兵,戰利品沒了等于一趟白來。
當初急流市之戰,教會的騎士們就沖了車營,但我們的戰爭修士該打照樣打,后來騎士們學乖了,都不來沖營了。”
“那咱們這次能遇上打仗嗎?”
“當然。”老勤務兵也是閑著無聊,反正勤務兵不用像正規戰爭修士那么紀律森嚴,就給德拉萬講解起來。
1月20日反應過來的教會騎士就開始不斷朝著南瑙安河進發,試圖將立足未穩的救世軍打回去。
他們分別在1月22日,23日和25日對瑙安河北線靠近小池城的方向發動了進攻。
由于敵眾我寡,北線的兩個軍團一邊阻擊,一邊向后撤離了大約20公里,在一座土丘上扎營。
根據游騎兵的偵察結果,隨著這些教會騎士們的深入,他們的補給果然不夠了,必須得沿途強征補給。
而如果想要進攻小池城,他們就面臨了當初穆薩克伯爵征討小池城時遭遇的困境――
一條線路頂多補給一千多人,這一次的進攻是拉庫尼奧謀劃,由封號騎士馬萊伯爵萊恩納統領。
帶上投靠來的卡夏郡武裝僧侶們,總計約有四千人,他們不得不兵分三路甚至是五路。
因為支線小道上的村莊更少,能征集的補給更少,另外兩路內部必須得繼續再分路行進。
騎士們的軍隊今天晚上扎營,明天早上就得起床,征募補給的范圍和時間有限,只能邊走邊搶。
最后消息傳出去,連路邊的村莊都帶著物資跑到森林里躲避去了,他們總不能繼續追到森林里找村民們要吧。
他們不是不知道搶掠村莊會導致補給征調越來越難,只是不搶掠村莊,騎士老爺們都得餓肚子,不是他們刻意非要搶劫。
想要方便征集物資的方法有三個:
第一個是戰前充分準備,對于教會軍肯定是來不及了,第二個是走人煙稠密的大道,但已經被國土傭仆主力帶走了,第三個就是繼續分成一兩百人的小隊前進,然后晚間再集中扎營。
一開始他們追擊救世軍時,用的就是這個法子,但被圣銃騎兵屢屢襲擊,最后只能結成最少四五百人的隊伍前進,且必須包含騎士。
救世軍能做到一條小路能走上千人,還不用搶劫,是因為有補給點。
補給點設立后,護教軍有充裕的時間去更遠的地方購買和運輸物資。
“根據游騎兵的偵察,在這個補給點后,就有一條支流小河,我們渡河走一段草地,就會有游騎兵來接應我們。
接著我們只需要等游騎兵尋敵,然后在教會軍的行軍路線上伏擊,打完立刻原路返回就行了。
不要擔心我們能不能打得過,他們大概100多騎士,400多步兵,咱們帶上護教軍可是有600多人呢。
除非是敕令騎士,否則就是200騎士800步兵,咱們都有得打。”
德拉萬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然后不知道是松了一口氣還是失望地反問道:“那咱們打的是伏擊戰,豈不是看不到戰場了?”
那老勤務兵詫異地看著他:“人家躲著上戰場都來不及,你怎么還盼著上戰場啊,再說了,誰說伏擊就看不到戰場了。
操典規定小規模戰斗,勤務兵要待在100-200米的范圍,如果看到傷兵,還要第一時間將其拉回,進行包扎或者送給外科醫生醫治。”
“我當勤務兵只是暫時的,這叫提前適應戰場。”德拉萬感覺苦累都消散了幾分,“走,我們走快點。”
德拉萬精神起來了,卻沒看到老勤務兵臉上玩味的表情。
“希望你真的能適應它。”
(本章完)_c